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中国气象局:微博成市民获取气象信息重要途径

中国气象局:微博成市民获取气象信息重要途径

2012-05-11 15:59:35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10日说,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量的70%左右。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不断增大,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风险日益增加,而公众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甚至缺乏常识。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许小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不断增大,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风险日益增加。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降水分布不均、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增多。

  每年,我国70%以上的国土、50%以上的人口以及80%的工农业产地和城市,均不同程度受到气象灾害的冲击和影响,受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

  许小峰说,目前我国公众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气象部门将组织倡导公众开展“四个一”气象科技知识普及活动:阅读一本书籍、观看一部影视作品、分享一次避险经历经验、进行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许小峰还介绍,从2009年起,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陆续开通了气象服务官方微博,截至去年底,省级气象服务官方微博达41个,全国气象微博粉丝超过700万。微博已经成为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

  截至去年底,全国手机短信定制用户已接近1.3亿,全国气象部门汛期平均每天为100万防汛责任人免费发送气象短信。去年全国接收到手机预警短信的公众共计约40亿人次。(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艺术家徐冰:微博出现将改变语言

      徐冰,1955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

    时间:05-10
  • 画家杨之光微博打假16家拍卖行上黑名单

      艺术品春拍大戏正在上演,作为当代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杨之光的作品一直是国内各地拍卖行的“熟客”,仅仅一个春拍,其作品上拍的数量就超过了100件。然而在丰厚利润诱使下,赝品极端泛滥。对此,82岁...

    时间:05-10
  • 心理学家:特别爱发微博的人,或许有自恋情结

    “微博改变世界”,它是人们展现自我、结识朋友的良好平台。可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日前报道,特别爱发微博的人,或许有自恋情结。...

    时间:05-08
  • 搜狐微博与搜狗输入法合体 实现一键收发微博

      昨天,搜狐公司宣布,旗下搜狗输入法与搜狐微博共同推出“搜狗输入法搜狐微博专版皮肤”,通过该皮肤,用户在桌面的搜狗输入法上就可以快速登录搜狐微博,实现一键收发微博。  搜狐此举表面上是推出...

    时间:04-16
  • “书香上海”微博上线一月赢赞叹

      “‘书香上海’让官博拥有别样的表情,恬静而淡雅,一如书的芬芳。突然发现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喧闹,还有书香晨曲、海上书、悦读、书卷……的宁静与清香。于是不由得每天都想说...

    时间:03-29
  • 伊能静微博炮轰贵州扶贫会副会长 称其内心阴暗

      昨日凌晨两点左右,歌手、演员伊能静在自己的微博指出,一名身份认证为“贵州扶贫助学基金会副会长王刚”的人,对其评论另外一名演员舒淇的微博进行批评,对此她对王刚此人的作风提出了质疑,并且对贵...

    时间:03-27
  • 微博网友“亲密接触”核电站

      核电人是不是自己住得离核电站很远?为核电站抵御海啸和台风的防波堤是什么样的?核电站对周边海域生物有影响吗?……3月24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召集24位微博网友走进大亚湾核电站,与核电来了个&ld...

    时间:03-26
  • 柞水利用气象信息屏发布防火信息

      本网讯 (弓耀青)“清明祭祀忆祖恩,入山莫要带烟火”是柞水各级政府干部、职工、办事群众每天必上的第一堂课,本周县、镇两级气象信息屏均用于森林防火宣传。  清明前一周是柞水森林防火警示周,柞...

    时间:03-26
  • 江西首例微博名誉侵权案

    微博,以其内容短小精悍、传播便捷迅速而受到网友青睐。在江西省抚州市,两名网友却因一则微博言论打起了“口水战”,最终从网络中现身,走上法庭对簿公堂。 ...

    时间:03-23
  • 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近些年气候怎么了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干旱、洪涝、严寒、酷暑等极端、异常天气现象频频发生,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让人们从心理上感到畏惧、恐慌。那么,如何从气象科学的角度客观、正确地看待这些天气、气候...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