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863项目南麂微网示范工程动工,标志着南麂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该工程建成后,将使南麂岛成为国内标志性的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岛屿。
南麂岛被誉为“贝藻王国”,是我国目前惟一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一个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以海洋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特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
由于远离大陆,南麂岛一直以来仅依靠四台柴油发电机,能源结构单一,发电效率低,供电成本高,而其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更对海岛环境造成破坏。随着岛内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柴油发电容量持续增加,将对海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符合建设绿色电网的要求。
南麂微网示范工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微网示范工程即在南麂岛建立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柴油发电和蓄电池储能的风光柴储综合系统。这一系统与海岛电网输配电系统,将集成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系统。这是一个清洁、高效、经济、环保的小型独立电网,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据介绍,南麂微网示范工程建设规模为风力发电10×100千瓦、光伏发电545千瓦、海洋能发电30千瓦、柴油机发电1600千瓦,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合,采用电动汽车标准电池,储能电池可以利用存储的电能向电网供电,减少柴油发电机运行时间,也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使多余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该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属于新型的离网分布式电源,具有多样化、可靠性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特征,计划于2013年底将全部投入使用。
目前,南麂微网示范工程的风机、光伏电池选址、储能系统、电源系统接入等工作已经完成可研性方案评审。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