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纳米粒子可在晶体生长中充当“人造原子”

纳米粒子可在晶体生长中充当"人造原子"

2012-05-28 15:27:11

  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纳米粒子是否能够充当“人造原子”,成为构建复杂分子结构的积木?这一理论一直存在争议。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或能解决上述争论,并为未来的能量转换和储存设备发展指明方向。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该实验室材料科学部门的科研人员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先进的液体池处理技术,对由铂、铁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棒的生长轨迹进行了实时观测。成像分辨率可达半埃(光谱线波长单位),比单个氢原子的直径还要短。观测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纳米粒子在晶体生长中充当“人造原子”角色的理论。

  在观测中,纳米粒子会由定向附着开始,在溶液中形成弯曲的多晶链,并逐渐排列起来,首尾相连形成能延展至单个晶体纳米棒的细长纳米线,其长度厚度比可达40∶1。由此可见,在纳米晶体的生成过程中,纳米粒子链和纳米粒子为构建纳米棒提供了基本的建筑模块,整个流程十分巧妙而高效。此前,类似的观测通常只限于晶体生长的前几分钟,而新研究能够有效延长这一时间达数小时,可谓在纳米粒子生长轨迹观测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选择铂、铁纳米棒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电催化材料有望应用于下一代的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研究具有不同形状、结构的胶状纳米晶体生长的关键在于长久保持观察窗内的液态环境,以使反应能够完全发生。他们在有机溶剂中溶解铂、铁的分子前体,利用毛细管压促使生长溶液进入氮化硅液体池中,并利用环氧树脂胶密封。科研人员强调,对于液体池的密封十分重要,可使池内的液体不至于变粘。一旦液体粘滞,就将阻碍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晶体的生长。而在之前的研究中,这一情况时有发生。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测,单个纳米粒子仅会存在于晶体生长的初始,随后其将被短链的纳米粒子所取代,并最终形成长链的纳米粒子。这在单个分子和分层的纳米结构之间搭设了桥梁,也为合理设计出具有可控特性的纳米材料铺平了道路。(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英特尔推采用22纳米3D晶体管构筑的新处理器

      据英国广播公司4月22日报道,英特尔推出了采用22纳米3D晶体管构筑的常春藤桥(Ivy Bridge)系列处理器,旨在提高计算能力,降低能源消耗。  英特尔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科长柯克·斯考根说:“这种系...

    时间:04-25
  • 黄金纳米粒子可在脑部肿瘤“安家”

      报道,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黄金纳米粒子能在脑部肿瘤“安家”,同时对3种不同的成像方式可见,精确显示肿瘤的轮廓,使小鼠脑瘤的移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精度。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4月15日...

    时间:04-17
  • 新纳米粒子能按需合成蛋白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9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能够按需求合成蛋白质。待这些“蛋白质工厂”粒子到达目标后,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启动蛋白质的合...

    时间:04-11
  • 美研究让金纳米粒子携药直抵癌细胞核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简易的特异性金纳米粒子给药系统,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至癌细胞的细胞核内。  西北大学材料学教授特丽·奥多姆等人开发的金纳米粒子约25纳米宽,形状类...

    时间:04-09
  • 中国准晶体研究世界领先 比诺奖获得者只晚两三年

      “应该说,这次是中国科学家离诺奖最近的一次。”昨晚,以色列人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传来,沪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兴奋之余也表示:我国的准晶体...

    时间:10-06
  • 美开发出可远程控制的磁性纳米粒子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针对细胞膜的磁性纳米粒子,可以使科学家远程控制细胞离子通道、神经元,甚至能够控制动物行为。...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