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杂志盘点八大宇宙未解之谜:暗物质

《科学》盘点八大宇宙未解之谜:暗物质

2012-06-04 11:48:39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约有四分之三的宇宙正在以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形式消失,而这两者目前都没被直接观察到。上图是基于猜测而绘制出的暗物质3D影像。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日报道,美国《科学》杂志日前选出了八大宇宙未解之谜,科学家们承认,其中一些“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答案”。

  这八大未解之谜涵盖范围很广,从未被鉴定过的神秘暗物质到恒星爆炸的真相。根据享誉世界的《科学》杂志的表述,这八大宇宙未解之谜都是由顶尖的科学家从他们所钻研的领域中归纳出来的,科学家们甚至还分别为自己所提的谜团撰写了论文进行阐述。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希蒙·怀特表示:“部分谜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解决它们的线索。”来自《科学》杂志的罗伯特·孔茨称:“通过天文观测,每个未解之谜都有可能最终得到解决。”

  然而,另外一些科学精英认为,其中一些谜题不太可能会被解开。其中,最大的谜题就是关于暗物质,科学家们坦言,这个谜团可能永远也无法解开。

  《科学》杂志盘点的八大宇宙未解之谜分别是:

  1、暗能量,构成现存宇宙的73%但从未被观察到或测量过。暗能量的存在是“应需而生”的,它能平衡关于宇宙的数学公式,但可能永远不会被观测到;

  2、暗物质,与暗能量紧密相关,被描述为将宇宙万物粘合在一起的“胶水”。为《科学》杂志撰写相关论文的阿德里安·丘认为,与暗能量不同,科学家们很可能有朝一日能切实观测到这种物质;

  3、重子哪里去了?重子是一种能构成特殊物质的颗粒,但出于某些原因,当研究人员把暗能量、暗物质相加并把其它归于重子时,研究者所得的结果竟不是100%;

  4、为什么恒星会爆炸?人们已经对有关恒星形成以及太阳系形成的许多过程有了初步认知,但科学家们承认,他们仍不能完全理解当一个恒星爆炸时其内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只知道爆炸后会形成超新星;

  5、是什么使宇宙再电离?自宇宙大爆炸后数十万年,电子被从原子上剥离,但目前尚不知这是为什么;

  6、各种能量充沛的宇宙射线的源头是什么?尽管地球的大气层能帮助我们抵挡住大多数宇宙射线,但我们每天仍会受到这些射线的“轰击”,科学家们至今无法就这些射线的源头达成共识;

  7、为什么我们的太阳系如此独特?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是按照逻辑逐步形成的,还是误打误撞罢了?没人真正知晓。

  8、为什么日冕那么热?专研太阳的科学家们始终想不明白。日冕是太阳的最外层部分,但其温度之高仍超乎想象。距离我们最近的这颗恒星所拥有的这层奇怪“分层”仍旧是个谜。(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奥地利科学家认为人类语言功能源于面部表情

      奥地利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语言功能可能最早产生于猿类相互交流时的咂嘴现象。  语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都在从灵长类动物和他们的发声,如黑猩猩的叫声中寻找人类语言的进化起源...

    时间:06-01
  • 日美科学家称太阳活动最近20年来逐渐减弱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及美国宇航局(NASA)的联合研究小组31日公布一项长期观测结果称,太阳活动在这20年来已逐渐减弱,地球可能重现与过去寒冷期相似的情况。  太阳活动的强弱交替周期约为11年。观...

    时间:06-01
  • 14国科学家完成番茄基因组测序 中国承担1/6任务

      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等14个国家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历时8年多完成对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这项成果31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

    时间:06-01
  • 科学饮食:6款药膳改善体虚

      一顿好的早餐对身体健康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俗语曰:早晨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可不仅仅指的是早餐能满足人体一上午的能量需求,早餐吃得好,还能够调理体质,改善体虚。但是现代人太匆忙,没有时间照...

    时间:05-31
  • 日本科学家精确测定太阳直径为139万千米

      21日,亚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清晰的“金环日食”,日本国立天文台的专家利用这次机会,获取了准确的太阳直径数据。  日食期间,当月球边缘和太阳光球重叠时,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日光仍可...

    时间:05-30
  •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

      近日,中国科学家宣布研制成功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有望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所波表示,研究组于2009年开始了“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

    时间:05-30
  • 搜索算法可助科学家发现肿瘤标志物

      搜索引擎不但能够用来查找网页,还能被用来确定肿瘤标志物。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使用改良过的搜索引擎算法发现了7个肿瘤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不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

    时间:05-29
  • 科学家发现飞秒激光 瞬时功率可达百万亿瓦

      激光曾被视为神秘之光,但现在已被人类广泛使用。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激光——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飞秒就是1/1000...

    时间:05-29
  • 中科院纪念计算机科学家图灵诞辰百年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日前举办“中国图灵年”系列活动,以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诞辰100周年,让中国年轻学子分享这位伟大计算机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及其理念。由中科院软件所主...

    时间:05-28
  • 新疆:“科学使者”走进边陲小县

      “我打算引进多胎牛繁育技术,购买饲料投喂机和一体化挤奶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增加收益。”听完畜牧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的科普讲座,新疆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奶牛养殖大户陈丛学认真地计划着。  ...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