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专家:要预防中国最大淡水湖水体重度富营养化

专家:要预防中国最大淡水湖水体重度富营养化

2012-06-14 16:33:42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的水体保护和治理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富营养与极富营养水体占比例较大,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造成水体重度富营养化。”水文地质专家、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在“第三届鄱阳湖国际高端讲坛”上指出。

  周文斌教授通过对鄱阳湖流域水体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发现鄱阳湖水体已经出现大面积中度富营养化。“虽然鄱阳湖流域整体水质是不错的,但是主要污染物,比如磷、氮的指标依然呈上升趋势,部分水域甚至出现了蓝藻水华。”周文斌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昌明教授分析,造成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流入湖中;沿湖排污工厂等点状污染源依然存在;化肥、农药被低效使用而流失于水体中。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量磷肥的低效率使用是造成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周文斌说,以目前中国农民使用化肥的方法,真正被作物吸收的只有30%左右,剩余的化肥都白白流失到水体中,造成的污染往往是大面积且难以集中处理的。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配方施肥’法,既可以加强施肥的针对性,又可以减少使用量。”周文斌说,这将是科技兴农可以探索的方向之一。同时,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所抛撒的大量饵料也是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污染物。

  刘昌明指出,除了关闭污染工厂,消除点状污染源;提倡人们节约用水,减少洗涤剂的使用量外,进一步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也是很有必要的。“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相对完善一些,但是县一级的污水处理厂往往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没有污水收集系统,无水可处理;另一方面是因为运行成本高而搁置不用。”

  据介绍,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以及巢湖都曾暴发过大面积的蓝藻水华,酿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虽然鄱阳湖也出现过蓝藻水华,但鄱阳湖的水交替条件较好,水域宽阔,水位较浅,如果加以防治,是可以避免大面积暴发蓝藻的。”周文斌说。

  据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鄱阳湖国际高端讲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讲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加。本届讲坛主题为“城市发展与鄱阳湖的保护”。(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我国最大淡水湖旱情严重

      5月31日,因水位持续下降,在鄱阳湖星子段一处干裂的河床上,几条小鱼缺水死亡。今年以来,江西降水持续偏少。1月1日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排1959年有完整气象...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