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将互联网企业凭借低成本产品冲击传统厂商的手段形容为“超限战”,也就是刚进入市场的小品牌面对大品牌在一种不对等条件下的竞争。他认为,虽然进入手机圈的互联网企业借助这种方式能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利润,但由于在投入上有很多“欠账”,有太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当品牌需要做大、销售真正要上量的时候,就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从长远来看,这些“互联网牌手机”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见好就收,赚一笔马上退出手机市场;二是把欠账补上,重新建渠道、搞售后、推品牌,老老实实按照手机的行业规律行事,这样一来,这些品牌在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这种低成本、低价格、大肆炒作、快进快出的手机产品操作模式其实一点儿都不新鲜,这就是之前山寨厂商们的标准玩法。”李易一针见血地指出,和传统意义的山寨厂商相比,这些互联网企业只不过是把低端机换成了高端机,把电视购物的宣传手段换成了网络炒作,“它们可以被称为‘山寨2.0’。”(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