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鄂西南等地连遭“砣子雨”袭击,并引发局地山洪灾害,15万余人、12万多亩农田受灾。
据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信息,7月4日8时至5日14时,湖北梅雨第三场降雨来势猛,鄂西北鄂西南十堰房县、襄阳保康、神农架林区、恩施利川、宜昌兴山等21县市发生暴雨,其中最大日雨量为巴东县149毫米。
此前,6月30日8时至7月3日20时,十堰郧西、襄阳保康等7县市以及鄂东的黄冈蕲春普降暴雨。水文部门分析,这些地区发生的较强降雨,具有明显的“砣子雨”特征,其特点为影响范围小、局地强度比较大、雨带移动迅速、大多为一日暴雨。
目前,雨区在鄂西北、鄂西南摆动,仍显现为一日暴雨特征,雨势转弱。
据防汛部门初步上报,由“砣子雨”引发的局地山洪,已致使十堰、襄阳、神农架林区、恩施、宜昌5市州的11县市15.4万人、12.6万亩农田受灾,倒房310间,受损河堤48处、塘堰26口。
据了解,为应对砣子雨,有关市县、林区防汛部门及时转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抗灾分类指导。十堰房县、恩施巴东、建始3县共计组织临时避险转移430人,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