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科考为主要任务的船舶,“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各种实验装备先进齐全,为了让科考队员在工作之余尽享北极之旅,雪龙船上生活设施和配备也令人叹为观止,被队员们戏称为“雪龙号小镇”。
雪龙船的“标准间”与“海景房”
雪龙船共有120多张铺位,绝大部分为双人间。每个双人间面积约10平方米,地面铺有米色地板,房间内配有上下铺床位、皮质长沙发凳、桌椅、衣柜和储物架。每个房间都配有独立卫生间,在淡水充足条件下,可以24小时提供热水,俨然饭店里的“标准间”,而且很多房间窗外可以看到海,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
起航前,雪龙船船舱各层楼道内都铺上了地毯,不仅防滑,踩在上面也非常柔软舒适。每位队员发了4种鞋,“拖鞋在住舱里穿,布鞋在船里穿,户外鞋在甲板上穿,雪地靴在冰上工作时穿。”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党办主任刘科峰告诉记者。
营养搭配的自助餐
科考队员主要在位于雪龙船主甲板一层的餐厅以自助餐形式用餐。7时15分至8时为早餐时间,午餐时间为11时15分至12时,17时15分至18时是晚餐时间。23时30分还提供夜宵。早餐一般以馒头、豆包等为主食配鸡蛋、牛奶、肉松;午餐和晚餐一般4菜1汤,另外还供应啤酒和水果;夜宵则多为面条。
“雪龙”号事务主任缪炜说,出发时船上已经装载了足够的主副食品和淡水,前一个月可以吃到菠菜、小白菜等新鲜蔬菜,一个月以后,蔬菜就主要以大白菜、土豆等耐贮存蔬菜、速冻蔬菜以及船上做的豆腐、豆芽等为主了,还可以每天吃到鸡蛋、肉类、海鲜、水果。
网速很快酒吧免费
整日漂泊在茫茫大海上,难免会让人想家。起航后,雪龙船立即开通了内部局域网,网速达100兆,队员们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登录网站了解到科考动态,实时获取科考数据,学习航海和极地知识等,还可以通过雪龙船局域网给家人和朋友发送信件和短信。
此外,即时聊天工具“飞秋”和网站论坛也颇受欢迎,队员们可以用“飞秋”互通有无、聊天交流,还可以从论坛上下载各种最新影视剧、软件工具等。
尤值一提的是,雪龙船二层还有一个精致且充满浓郁海洋气息的小酒吧“奥罗拉”。16平方米的酒吧内,一盏红灯制造了朦胧轻松的氛围。紧张的工作之余,队员们喝着啤酒,听着美妙的音乐,聊聊天,是一种难得的休息,更是一种宝贵的交流。
防风御寒“武装到牙齿”
雪龙船于7月3日进入日本北部海域后,天气开始逐渐转冷,尤其是入夜后,甲板上风力很大,温度已降至十几摄氏度。雪龙船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再过几天,就会体会到初冬的感觉,不过现有的装备足够队员们抗击严寒。
为了防风御寒,科考队在出发前为每位队员配备了速干衣裤、抓绒衣裤、冲锋衣,以及雪地靴、户外鞋、手套、面罩、墨镜,甚至有唇膏等,可谓“武装到牙齿”。
“雪龙号书屋”每周开放
雪龙船上还有个图书馆,每周会开放两次。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约4000册图书和300多张影碟,全部是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免费提供的。为了让队员在工作之余放松,提供的图书也多为小说类、健康类、技术类图书,轻松易读。
队员们的船上生活丰富多彩,一层有乒乓球室,地下一层有多功能厅、健身房,地下二层则设有游泳池、篮球场和桑拿房。起航后,由于前期作业任务不重,科考队员们纷纷开始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以及瘦身操、卡拉OK、围棋、扑克等各种文娱活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