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全球大部分的粒子科学家则聚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准备第二天召开的国际高能物理大会。
此时,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异乎寻常地宣布,将公布某项研究结果。
世界屏住呼吸,听完了全长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玻色子,很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但我们必须确认它是哪一种希格斯玻色子。”如雷的掌声爆发了,世界沸腾了!
这句话意味着,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寻找后,世界上最难找的粒子将凸显原形。希格斯玻色子,俗称“上帝粒子”,这个陌生的词,却是我们理解宇宙起源最重要的一个密码,因为,它赋予其他物质以质量。有物理学家说,“这次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标准模型的故事
7月4日之后,欧洲核子中心的官方主页很自信地贴出一行大字:“希格斯玻色子触手可及,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即将改变!”
希格斯玻色子是何方神圣?它为何能左右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这个故事,要从40多年前的标准模型建立开始说起。
上个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创建了“标准模型”理论,而另外3位物理学家,完善了这个理论。此后,标准模型成为认识物质世界的理论基础,其意义就像进化论之于生物学界。
根据标准模型,宇宙诞生时,出现了62种粒子和四种力,这些粒子大部分转瞬即逝,只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才构成了今天的物质。
其余61个粒子在半个世纪中被人们一一发现,它们都证实了标准模型。物理学家验证和纠正标准模型的过程,是产生诺贝尔奖的富矿,很多人都为此去了斯德哥尔摩。据统计,历届诺奖物理学奖至少有四分之一是和标准模型及夸克理论相关的。著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便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这个“美妙”的理论只剩最后一块拼图,这块拼图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由于这块拼图苦寻不至,人们把它称为“上帝诅咒的粒子”,久而久之,就简化成了“上帝粒子”。
为了说明“上帝粒子”的重要性,希格斯创建了一个特别的概念“希格斯场”。希格斯认为,在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一种无形却到处存在的场,上帝粒子就存在于这个场内。当有些粒子与上帝粒子遭遇时,它们会降低速度,获得质量,而另一些粒子则会不受阻碍地继续前进。
如果这个假设为真,那标准模型就可以得到彻底的验证,而如果不存在上帝粒子的话,这个“完美”的标准模型显然出了问题,理论学家需要重新书写整个理论。
耗资90亿美元
不过,这条验证之路走得颇为艰辛。自然界的“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的,并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中,如果要寻找它,则必须人工还原宇宙大爆炸时的场景。
这就是欧洲核子中心打造的世界最大实验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目的:人工模拟大爆炸,人为地创造“上帝粒子”。
但是无论对于理论物理学家还是实验物理学家来说,压力都是存在的。
压力最大的就是希格斯本人,整个实验的造价高达90亿美元,来自全球各国近1万名科学家,长达几十年的工作,都是为了证实或者证伪他所提出的理论。
爱丁堡大学教授希格斯似乎将过去的岁月沉寂在隐士的生活中,虽然60年代时,年轻的他曾因“标准模型”获得国际声誉,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人们对这个造价昂贵的对撞机到底能否找到“上帝粒子”的怀疑让他变得焦虑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的理论也逐渐出现,试图挑战标准模型的权威。有的理论学家甚至认为,“上帝粒子”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