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移植的人体细胞可与豚鼠受体心肌同步跳动

移植的人体细胞可与豚鼠受体心肌同步跳动

2012-08-08 16:29:01

  受损的皮肤和肝脏往往可以自我修复,心脏却不具备这种强大的自愈功能。不过,英国《自然》杂志8月5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从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心肌细胞被移植入豚鼠受损的心脏后,成功地实现了与受体心肌的同步跳动,降低了心率不齐(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项成果为采用细胞疗法治疗心脏病带来了希望。

  利用动物模型来评估心脏病细胞疗法的效果一直是个难题,因为人类细胞跟不上实验鼠的心跳节奏。大鼠和小鼠的心率分别为每分钟大约400次和600次,而由人体胚胎干细胞培养而来的心肌细胞每分钟跳动的频率一般不超过150次,即使通过外部电刺激,也只能提高到每分钟240次。

  不过,豚鼠的心跳约为每分钟200次到250次,接近人类心肌细胞的极限。华盛顿大学心血管生物学家查克·默里和迈克尔·拉弗雷姆带领研究小组利用左心室受伤的豚鼠进行了此次实验,伤口留下的疤痕使豚鼠的左心室变窄,导致泵血功能减弱,更易出现心律不齐。

  研究人员设法抑制住豚鼠的免疫系统对人类细胞的排异反应,并发明了一种直接评估心脏电活动的方法:利用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传感器”基因插入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当这些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心肌细胞收缩时,便会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了人类心肌细胞移植后,豚鼠受伤的左心室出现了部分再肌化的迹象,泵血功能增强。更让人惊奇的是,移植非但没有引起研究人员普遍担忧的心律不齐,反而使豚鼠心脏心率不齐的发生率降低了。“我们的研究证实,这些细胞与正常工作的心肌细胞功能一样,可与其余的心脏组织同步跳动。”默里说。

  心律不齐是心脏病病发后致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拉弗雷姆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些人类心肌细胞供体符合真正的心脏再生的生理学标准,如果能够在大型动物模型身上获得同样的效果,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没有参与该项研究的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院心脏病专家格伦·菲什曼却认为:“人类细胞可以与豚鼠组织相衔接的结论是真实的,但说到临床意义就言过其实了。”他解释说,疤痕组织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区域“嫁接”了移植的心肌细胞,不足以产生很多额外的泵力。但他猜测,这些移植细胞隐藏着让受损的受体组织重现活力的秘密,事实上,有很多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这种策略,以促使受损的心脏组织自行恢复。

  默里和拉弗雷姆都表示,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才能进行可移植心肌细胞的人体试验。对他们而言,目前更紧迫的目标是要寻找理想的实验条件,以便让细胞更大范围地嫁接到疤痕组织上。(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科普:可以和心脏同步跳动的人工心肌细胞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最新刊登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的心肌细胞移植到豚鼠的心脏中,这些细胞可以和心脏同步跳动。这一发现有望让医生在未来利用干细胞治疗心脏病。  据介绍,干细胞治疗...

    时间:08-07
  • 美国妇女无私捐肾 连环肾移植手术救5人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妇女无私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从而启动连环肾移植手术,使5名患者受益。  这名妇女名叫霍妮卡·布里特曼,现年35岁,是单身母亲,养育4个孩子。她原本计划捐肾给一名家人的朋友,但...

    时间:08-06
  • 意大利完成“纯机器人”肝移植手术

      意大利西西里岛一家医疗机构25日说,他们完成全球首例由机器人单独操作的部分肝移植手术,取出捐献人的部分肝器官。  设在西西里岛巴勒莫市的地中海器官移植和高级专科治疗研究所当天声明,他们今年3月实施...

    时间:06-27
  • 意大利完成“纯机器人”肝移植手术

      意大利西西里岛一家医疗机构25日说,他们完成全球首例由机器人单独操作的部分肝移植手术,取出捐献人的部分肝器官。  设在西西里岛巴勒莫市的地中海器官移植和高级专科治疗研究所当天声明,他们今年3月实施...

    时间:06-26
  • 全球首例移植子宫手术宣告成功

      据《羊城晚报》报道,土耳其安塔利亚市阿克代尼兹大学医院去年为一名女性实施的子宫移植手术如今宣告成功。这名女性定于今年9月接受胚胎移植手术,有望一圆母亲梦。这是世界首个子宫移植成功案例。  德里亚&mi...

    时间:05-29
  • 干细胞移植并发症防控有术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通过自主设计中西医四联药物组合方案,预防肝静脉闭塞症以及创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排斥反应防控的协同治疗手段,有效降低白血病移植后主要致死性并发症问题,使得不全相合造...

    时间:05-28
  • 专家提出围产期心肌病治疗新方案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基因在围产期心肌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该基因的特性可为治疗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新方法。  围产期心肌病指女性在孕期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出现的原因不明、有典型急性心力...

    时间:05-23
  • 日研究者发现一种激素可缓解心肌梗塞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生物化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老鼠实验中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缓解心肌梗塞的效果。  心肌梗塞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堵塞、血液流动停滞、营...

    时间:05-21
  • 江西千年古樟树移植两年后"生机勃勃"

      在移栽两年多后,江西庐陵文化生态公园的“镇园之宝”千年古樟王粗壮枝干上长出了稠密的新枝叶,引得近日来此参观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学者啧啧称奇。  这棵树龄千余年的古樟树颇有故事。它在2010年...

    时间:05-08
  • 英研究显示心肌结构性损伤并非不可恢复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心脏病发作对心肌组织造成的结构性损伤并非像过去认为那样是永久性的,只要能设法让心脏“休息”一下,损伤便可能得到恢复,这有助于研发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许多患者心...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