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气象专家解析:为何台风扎堆而来

气象专家解析:为何台风扎堆而来

2012-08-09 11:37:12

  “达维”“苏拉”前脚刚走,“海葵”又气势汹汹地袭来。短短不到10天的时间里,西北太平洋上就有3个台风紧锣密鼓地接踵而至,正面袭击我国东部沿海。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8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指出,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比常年同期多,强度也更强。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表示,10天内3个台风登陆的情况的确不多,但七八月份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高峰时期,所以也并不算太奇怪。

  高拴柱说,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台风“扎堆”,是与大的环境背景密切相关的。这个季节的西北太平洋能为台风的生成提供大面积的暖海温,海水蒸发后,形成的水汽越聚越多,台风的胚胎就很容易孕育并发展壮大。另外,从大尺度背景来说,高低层切变小,副热带高压或季风影响纬度相对偏北,使得热带辐合带纬度位置偏北,有利于台风生成。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叶殿秀说,今年以来,截至8月上旬,西北太平洋、南海生成了12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偏多2.4个。其中,5个在我国登陆,比常年同期偏多1.5个。近期台风生成和登陆时间集中,7月底至今,有4个台风生成并登陆。

  叶殿秀说,今年台风强度偏强,5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有4个达到台风级别,这比常年同期的1.4个明显偏多。

  此外,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0号台风“达维”的登陆时间相差不到12小时。根据现有历史资料记录,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前,两个台风登陆我国时间相差最小的是24小时。

  “达维”是我国1949年有较完整气象资料以来登陆长江以北的热带气旋中,首个达到台风强度的。高拴柱介绍,“达维”生成后,由于其北侧一直维持非常强的副热带高压,“达维”只能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向偏西方向移动。另外,由于同时期在“达维”西侧还存在另一个台风“苏拉”,随着两者的距离越来越近,双台风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得“达维”加速向西移动,并于2日晚上在江苏北部登陆。

  “达维”为何在辽宁等地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分析说,首先是因为“达维”强度强。“达维”在8月1日晚上进入东海东部海面、2日上午进入黄海中南部海面,由于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将“达维”和北方的冷空气隔离,再加上海洋热力状况合适,所以“达维”进入东海后强度进一步得以加强,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由刚进入东海的33米/秒增强到40米/秒。

  其次,“达维”登陆后由山东进入渤海,虽然陆地摩擦使得“达维”强度有所减弱,但是由于渤海充足的水汽供应为其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使得“达维”得以维持,减弱缓慢。

  此外,“达维”的外围云系和冷空气相结合,使得降水加强,加重了灾害。实际上辽宁的灾害是冷空气降水和台风降水的叠加效应。8月2日至3日,受冷空气和副高西南侧暖湿空气的共同影响,辽宁大部出现了中到大雨,辽宁西南部和辽东半岛等地还出现了暴雨。3日至5日,受“达维”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辽宁大部又出现了区域性暴雨。8月2日8时至5日8时,辽宁岫岩局地达405毫米,辽宁本溪县日雨量213.3毫米,为该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气象专家指导如何解读各类暴雨预警信号

      7月中下旬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连,气象灾害预警频发不断,记者31日联系河北省气象局气象专家郭迎春,具体了解广大市民该如何解读各类暴雨预警信号。  据气象专家郭迎春介绍,暴雨预警信号按...

    时间:07-31
  • 气象专家答疑:北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降雨?

      23日22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兼首席预报员孙继松接受记者采访,针对社会公众关心的北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降雨、降雨的成因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孙继松说,此次暴雨覆盖华北地区,北...

    时间:07-25
  • 西藏: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做好备耕工作

      记者16日从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了解到,目前,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已陆续进入春耕春播时段,大部分农区近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大风天气,土壤失墒严重,不利于非保灌地段开展春耕春播工作。  西藏农牧民...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