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这封信件的“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副会长、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钟伟民告诉记者,虽然这封信在《自然》道歉以前就已提交,但《自然》在道歉后又在正式刊物中把它刊载出来,这对参与此事的广大海内外华人学者来说,当然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然》这么做“表现出它作为一份科学杂志,愿意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不带偏见进行报道的准则”。
钟伟民说:“这件事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对待、处理西方媒体偏见的问题。偏见大家都有。作为科学家,我们不能去猜测别人的动机,我们应该做的,是指出事实上的错误,让人意识到错误所在。”
“所以,理性地去反驳带偏见的观点,也就是用具体的事实和数据,用对人尊重的语言,会是非常有效的。”
钟伟民说,参与此次科学界舆论斗争的不少华人学者很多都有海外留学经验,或者就在海外学习工作,他们比较熟悉西方媒体的思路,因此能够像上面提到的那样从不同方面合力,切中《自然》必须尊重事实的要害。(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