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队!黄队!”在一个微缩足球场平台边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黄蓝两色机器人队伍的激烈拼抢,随着黄队再入一球,他兴高采烈地欢呼了起来。
这是在布里斯托尔举行的2012年FIRA机器人世界杯比赛,25日上午举行了半自主机器人足球“5对5”项目的决赛,场上的黄队就是来自中国河海大学的“e龙”队。
半自主机器人比赛是本届世界杯中机器人速度最快、对抗最激烈的比赛。“e龙”队指导教师刘波介绍说:“与类人项目中的机器人靠两条腿慢慢走不同,这个项目的机器人是用轮子的,速度可达每秒2到3米,有时激烈的冲撞还会导致机器人损坏。”
所谓半自主,是指场上的机器人主要负责行动,它们的“大脑”是一台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的中央电脑,这台电脑上的程序会对场上形势进行计算,再对前锋、后卫、门将各个位置的机器人发号施令。这个过程中人是不能干预的,队员只能按开关或根据比赛形势喊暂停,在暂停期间对机器人进行维修或调整策略。
这些机器人“个头”不大,每台不能超过边长7.5厘米立方体的限制,重量倒是没有要求,不过刘波说,太轻了不耐撞,太重了又跑不快,所以设计的时候要找一个平衡点。
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就在这两个关键性能上各有侧重。“e龙”的对手是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队,他们的机器人加速快,在半决赛中就靠这个优势淘汰了“e龙”的兄弟队伍、来自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的“麒麟行空”队。不过这一仗相当惨烈,双方都有机器人在冲撞中遭受了严重损伤。“麒麟行空”队实力也不弱,刚刚在决赛前举行的三四名比赛中战胜一支韩国队伍夺得了季军。
与对手相比,一路淘汰了韩国成均馆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队伍进入决赛的“e龙”队优势则是重量相对较大,在局部争抢中常能占先。
决赛一开始,“e龙”队五台机器人稳扎稳打的战术发挥出效果,连续四次将充当“足球”的高尔夫球灌入了对方球门。“e龙”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场边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不过,对手很快拿出了杀手锏,就是在机器人开球门球时一个突然加速,令我方机器人猝不及防,一下就冲到球门前把球打进,连进3球,将比分追到3:4。
场上形势骤然紧张了,“e龙”队好不容易再进一球,来自韩国的裁判却示意进球不算。记者顿时迷惑了起来,难道机器人足球赛也有“黑哨?”询问一旁观战的专家才知道,这个项目有一些特别的规矩,比如机器人前锋和门将之间夹着球相持,把对方门将连球一起推进球门是不算数的。还好,随后对方的类似进球也被判无效。
最后,还是“e龙”的控球能力占了上风,又进了两球,而对手再也没找到快攻的机会,中国河海大学的“e龙”队以6:3的总比分赢得了冠军。
“太紧张了!”河海大学队员吴畏一下场就连声感叹,他告诉记者,之前遇到的对手都很少能攻破“e龙”的球门,都是压倒性优势获胜,没想到决赛中一度被对方连进三球,吓出一身冷汗。
不过,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吴畏和队友们一起笑开了怀。他们两次走上了冠军领奖台,因为此前“e龙”队刚刚在半自主机器人“11对11”项目中夺冠,是半自主机器人这个类别的双冠王和无可争议的霸主。
令人有些吃惊的是,这个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是“90后”。吴畏说,他1991年出生,下半年就将升入大四,队友们也是如此,因为学校机器人队伍形成了对大一新生宣传、大二选拔入队、大三出来比赛、大四毕业离队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