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猫守护使”活动10日启动,活动将面向全球招募3名大熊猫保护推广志愿者,出任“成都熊猫守护使”,赴美国、新加坡等全球所有拥有大熊猫的国家和地区,展开“全球熊猫守护之旅”。
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成都熊猫基地”)、野生救援协会、“姚基金”遴选出的3名“成都熊猫守护使”,将在未来的1年任期内,接受成都熊猫基地的系统培训,了解成都大熊猫族群的前世今生及整个大熊猫种群的未来之旅,在履行“全球熊猫守护之旅”期间,展开大熊猫和当地濒危物种繁育保护的国际交流,提升全球公众濒危动物保护意识。
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是2年前“成都全球招募熊猫守护使”的延续和提升。2年前,成都熊猫基地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6万多位报名者中选出6名获选者,在成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熊猫守护活动,了解并向全球传播成都在过去50年间挽救大熊猫这一“濒危旗舰物种”的不懈努力。
“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熊猫的事,而且很高兴能为熊猫放生野外做出自己的贡献。”2010年“熊猫守护使”阿里说。
近年来,成都在分步骤实施“过渡训练、野化训练”方面做出了探索,为将来重建和复壮野生种群做出努力。2012年1月,6只圈养大熊猫从熊猫基地入驻都江堰野放中心“熊猫谷”,开始了将至少持续50年的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研究。成都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介绍说,野放计划是为了帮助大熊猫回归自然。
参与到大熊猫野放活动的“姚基金”创始人姚明表示,“姚基金”将从“娃娃抓起”,在学校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校,宣传对大自然和野生物种的保护,自己也将积极参与到这次的招募活动中。
1953年,成都发现并救护第一只大熊猫,到2012年成都大熊猫基地共繁育大熊猫115胎、170仔。到2011年,中国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已达328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