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细胞

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细胞

2012-09-13 11:20:40

  记者12日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年轻教授侯炜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份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

  据侯炜教授介绍,这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一类“桥梁细胞”,既具有自然杀伤功能,又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它是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占5%-15%,而肠道和肝脏中的50%免疫细胞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此前研究只被发现这种细胞在抗肿瘤和抗肝炎病毒感染中起作用,而没有发现它在抗艾滋病毒感染有较强作用。

  侯炜教授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霍文哲教授团队历经3年多研究,首次发现“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并且这种活性具有广谱性,既可抑制实验室保存的艾滋病毒病毒株,也可抑制临床上分离得到的艾滋病毒病毒株。

  这个研究团队发现,虽然该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对艾滋病毒进入细胞的协同受体影响甚微,但可增强干扰素调节因子的作用,从而引起巨噬细胞发挥作用,“抗击”艾滋病毒。(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英国科研人员揭示为何坏人形象多是尖下巴

      在卡通片中,坏人总是面目可憎,孩子们几乎第一眼就能认出谁是大坏蛋。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8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研究发现,倒三角形能给人带来威胁感,这正与卡通片中坏人多数是尖下巴不谋而合...

    时间:05-30
  • 中国科研人员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一项由甘肃率先探索实践、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旱作农业技术目前正在肯尼亚试验、示范,并将逐步推广。  记者日前从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了解到,该实验室在其团队教授李凤民、熊友才的带领下曾...

    时间:05-28
  • 科研人员建成可规模化扩展的量子通信模型

      新一期英国学术期刊《自然》登载的一份报告说,德国研究人员建造了一个量子通信模型,其中每个节点都可发射、收取和存储量子信息,因此有望规模化扩展成量子通信网络。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

    时间:04-13
  • 科研人员推测传说中的“M费米子”有望年内测得

      昨天,上海交大4名物理学家宣布,他们的科研团队制备出探测一种特殊粒子的薄膜材料。这层只有一根头发丝万分之一厚度的人工薄膜,可望实现粒子物理学领域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先行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被审稿人...

    时间:03-29
  • 移除胆固醇可阻止艾滋病毒破坏免疫系统

      一国际研究小组近日称,他们找到了一种阻止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的方法,通过移除艾滋病病毒外膜中的胆固醇,即可有效阻止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这一发表在最新一期《血液》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对开发艾滋病...

    时间:09-22
  • 艾滋病毒携带者烧伤求医 专家会诊称暂不需转院

      “谁来拯救这段真爱”最新进展:  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昨偕两名专家赴英德  专家会诊称暂不需转院  20日上午,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带领两名省级专家赶赴英德市人民医院病房,对艾滋病阳性烧...

    时间:09-22
  • 武汉大学生幸福指数偏低 就业压力最让学子困扰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幸福指数有多高?昨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布的一项调查给出的答案是:平均幸福指数3.28(五分制)。就业、学习压力以及男女情感困惑成为大学生心中最大的“三道坎”。  这...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