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福建莆田市东吴海域,东吴边防派出所警官陈志敏登上“闽莆渔5027”号例行检查。船长张宇星拿出一台专用智用手机,轻点键盘,所有渔船管理信息立即显示出来。这一幕,得益于莆田边防支队联合渔政、电信等部门打造的“海上E通”工程。
陈志敏介绍,莆田市是海洋大市,海域面积广阔,在册各类渔业船舶6552艘。为此,莆田边防支队加强与渔政部门、中国电信莆田分公司合作,推出海洋信息化项目“海上E通”信息化工程。船长张宇星,手持的就是“海上E通”专用手机,采用耐磨防腐蚀材质,能防水、防尘、防摔,具有一键报警和定位功能。通过“海上E通”手机平台可发送台风预警短信、渔汛预报,查询渔船位置和航向等,便于边防部门对辖区内的渔船进行管理。
平时,边防官兵透过“海上E通”指挥平台,可随时掌握渔船的位置和航行情况;渔民遇到海难或其他紧急事情时,可通过手机进行语音求救。莆田边防支队下属14个边防派出所还特别协调电信部门,推出与渔船号尾数相匹配的手机号码尾数,陈志敏说:“渔民只需拨打区域数字+渔船尾号,即可拨通电话。”
此外,莆田边防支队还将渔船标识管理纳入“海上E通”工程,对全市渔业船舶加挂“莆田市渔船标识牌”,采用进口PVC材料和“一维条码”技术,标识牌带有数字条形码防伪功能,通过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开发建设的渔船检验管理系统和渔船标识系统对渔船进行管理,通过手机智能执法终端查看该渔船的管理信息。
陈志敏告诉记者,“海上E通”实现了渔船的“数字化”管理,有效加强重点海域管控,形成打击走私合力。今年9月以来,莆田边防支队已累计查获无合法手续成品油542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