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家欲百万亿美元打造光束推进飞船

科学家欲百万亿美元打造光束推进飞船

2012-10-19 15:04:59

  北京时间10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大量系外行星,而一旦我们得以区分出其化学组成,那时我们或许将会尝试派出恒星际飞行器前往实际查看一探究竟,寻找生命存在的最佳候选星体。

  但是梦想归梦想,当你考虑进行一次这样的考察之旅将会耗费多少能量时,你就会感到大吃一惊。或许在遥远的未来真的会出现非常先进的,现在无法想象的推进技术,但是在这里,我们仍然使用基于牛顿物理的“作用-反作用”引擎为基础进行讨论。

  不管采用何种推进方式,核聚变推进,反物质推进,甚至黑洞借力推进,飞船本身都必须携带大量的燃料。然而这样做就会极大地增加飞船自身的重量,从而让加速或减速时需要耗费的能量随之大幅上升。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或许就是,在地球附近制造出大量的能量,并将能量束瞄准飞行中的飞船。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用花园里浇花的软管冲刷一张树叶。在这种情况下,树叶的质量仅仅占到软管或水体质量的很小一部分。来自研究公司“微波科学”的詹姆斯·本福德(James Benford)写道:“这是唯一一种不存在物理学障碍的恒星际飞行模式。”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物理学家罗伯特·富沃德(Robert Forward)首先提出借助从地球发出的能量束实现星际飞行的方案。这一理论后来经过了进一步发展,甚至给出了使用激光进行反向减速的方案,从而使其能够顺利进入另一个太阳系。巨型微波发射器的精度不如经过校准后的激光光束,但是它们的建造成本更低。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飞船必须要在由于微波长时间照射而变得过热之前获得足够的加速度。

  本福德目前正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对这种“光束推进”技术方案进行基本的测试工作。实验的结果显示,采用宽阔的圆锥形“船帆”似乎是效果最好的。当然这个船帆以及飞船本身都必须使用质量非常轻的材料制作而成,比如纳米碳管,石墨烯和铍等等。这些材料必须可以经受2000华氏度(约合1093摄氏度)的高温炙烤,这种高温是由射来的能量束造成的。这就要求这些材料具有极好的反射性能,能尽量少的吸收这些热量。

  而用于发射这束超级能量束的发射器将是一个巨大的天线,耗资将会十分惊人。根据本福德的估算,建造一个可用于发射一辆卡车般大小载荷的能量束发射装置将耗资180万亿美元,并且每执行一次任务还需要额外花费5000亿美元。但是尽管这些数额听上去大得吓人,但是事实上,相比建造一艘自行推进的恒星际飞船,这样的花费仍然是相对较便宜的。

  除此之外,由于这一巨型发射装置是被安装在地球上或是近地空间,因此可以对其相对方便地进行后勤维护保养,因为毕竟你在其它星球上可找不到可以维修的停泊港。并且这一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承受失败的,因为如果有一个探测器坏了,我们只要直接另外在能量束上放置一个新的来替换就好了。

  本福德表示,这项技术最先可以被用于在太阳系内进行测试,比如用于为在火星上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们传输重要的部件或药品。当被“射出”之后,这些载荷的飞行速度就将可以达到每小时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左右。而当载荷抵达火星时,激光或大气减速系统将让其进入火星轨道。这样的物品传输时间将低于两个星期。

  根据本福德的估算,作为一个先导项目,向距离地球约1光年的奥尔特云发射探测器,我们将需要建造一台24吉瓦(GW)功率,直径为2英里(约合3200米)的发射天线,其耗资约为1440亿美元。而其可以发射的载荷重量约为150磅(约合68公斤)其中一半的重量是它翼展半英里(约合805米)长的“船帆”。在发射后5小时内,这颗探测器就将被加速到每小时14万英里(约合22.5万公里)的极高速度。

  • 相关阅读
  • 科学家称月球曾是地球一部分

      据英国媒体报道,哈佛科学家近日提出了一项新理论,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在地球与另外一个物体发生巨大碰撞后脱离。  2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称,他们的理论将可以解释地球和月球为何拥有相似...

    时间:10-19
  • 科学家称智力衡量依据是身体大小而非大脑体积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通常科学家测量动物智力的方法是大脑体积相对于身体的大小,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分析显示,动物智力程度并不取决于之前所认为的大脑进化选择。  多年以来,科学家以大脑体积相对于身体...

    时间:10-18
  • 我科学家新发现两前列腺癌遗传位点

      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刊登了由“973”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进行...

    时间:10-17
  • 科学家首次发现有4个“太阳”的行星

      英国牛津大学15日发布公告说,研究人员确认了一颗与4颗恒星相伴的行星,这意味着该行星的天空上有“4个太阳”。这是首次发现此类天体系统。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这颗...

    时间:10-16
  • 巴西科学家发现经常锻炼可增加饱腹感

      巴西科学家发现,锻炼不仅可以使身体消耗更多热量,而且可以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  研究人员发现,跑步等锻炼可以使大脑“饱感细胞”活力更强,这些细胞负责处理有关食物味道、进食时间长短以及食...

    时间:10-15
  • 科学家发明热源相机:准确识别谁是假醉汉

      据报道,来自希腊佩特雷大学的科学家Georgia Koukiou和Vassilis Anastassopoulos日前发明了一套全新的算法,利用热成像系统来分析识别人群中的醉汉。据介绍,通常情况下,酒精会引起人脸聚集大量的血液,研究人员...

    时间:10-12
  • 科学家预测千年后人类模样

      北京时间10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过去的数千年间,进化的历程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面貌,现在这一过程仍然还在缓慢的发生着。近期一些世界顶尖的解剖学家对1000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将会是什么模样...

    时间:10-11
  • 科学家设计手腕传感器 轻挥手臂调换电视频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传感器,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看上去颇似一个手表,这将使佩戴者能够仅挥动手即可控制任何电子装置。...

    时间:10-10
  • 我科学家揭示肝癌发生早期分子机制

      肝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仅为7%,高居癌症致死原因的第三位。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几乎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一半。然而,由于对肝癌发生早期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肝癌的早期诊断一直受到极大...

    时间:10-09
  • 澳科学家觅新法灭“珊瑚杀手”

      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小组8日说,发现一种有效杀死长棘海星的方法。这种海星以珊瑚虫为食,正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毁坏珊瑚礁。  这项发现由詹姆斯·库克大学合理利用珊瑚礁研究所完成。研究人员培育一种培...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