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同志逝世

“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同志逝世

2012-12-18 14:58:27

  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屠守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省湖州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应聘为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回国,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教授,北京航空学院副教务长、系主任、院长助理。1957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历任八室主任、一分院二室主任、第二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一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部、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先后担任东风二号和东风三号导弹副总设计师、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

  屠守锷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0年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屠守锷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领导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他积极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并多次提出发展捆绑技术,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相关阅读
  •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是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是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两弹一星”,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黄淮...

    时间:06-06
  •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事迹报告会全国巡讲启动

      “假如还有来生,我愿意继续聆听您的教诲,还要陪您一起做导弹!”在今天举行的“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事迹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防御专家陈定昌深情地说。报告会上,他和航天科工集团第...

    时间:03-29
  •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逝世享年87岁

    朱光亚。新华社发年轻时的朱光亚。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