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何连续4年空缺

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何连续4年空缺

2013-01-23 11:44:32

  尽管大家认为应该耐心和宽容。但他们也承认这种缺失说明“基础研究的量上去了,但还没有质的突破”。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基础研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孙鸿烈院士认为,基础研究有些领域集中度不高,需要在有发展苗头的前沿领域进行由上而下的组织。

  陈宜瑜分析说,有些项目原本应该整合在一起研究,但由于受到年度考核等评价指标的影响,存在一些将大课题拆分,以便于分期“交差”的现象。他还举例说,我国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出现了很好的研究态势,但才露出一点苗头,科研人员就抢发论文,结果反而被其他国家跟踪反超。“可惜的是太急于求成,有时基础研究积淀一下,反而能走得更远,更完美。”

  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应该给予基础研究更宽松的环境,能让这个领域充分发挥“自由探索”的精神。

  • 相关阅读
  • 水务系统论文获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本网讯 (李雪鹏)2011年8月30日,商洛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2009~2010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表彰大会,对全市获奖的95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其中由水务系统李雪鹏、宋扬等有关同志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深入...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