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以往大家对微信的印象就是对讲机,你说一句,传过去,对方说一句,再传过来,交流时总有迟滞,只能相当于语音短信,用户体验不高。而“实时对讲”推出后,语音已经可以做到随时传递,虽然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说话,但用户体验已经进了一大步,与语音通话已经没有实质的区别。微信实际上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管道建立了自己的免费话音业务,这将对运营商传统的话音业务构成“致命冲击”。
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也加剧了微信对运营商自身的冲击。
出于竞争需要,三大运营商都在大力推行3G网络,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1亿户,3G用户达2.3亿户,3G渗透率已经由2011年末的13%提升至20%。与此同时,在3G时代,三大运营商基本三分天下,任何一家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移动在2G时代的辉煌并未复制到3G领域。在此情况下,中国移动正将突破口放在4G。
加速到来的4G时代,或将网速带上一个新台阶,而网速越快,微信对运营商的冲击也就越明显。如果拥有足够的网速,通过微信进行流畅的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将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传统运营商的短信、彩信、话音业务将受到更激烈的冲击。曾有业内人士称,4G技术将是移动运营商的自杀技术,此语并非毫无道理。
在2G时代,为推广手机QQ,腾讯曾与中国移动达成二八分成的协议,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运营商已彻底沦为腾讯的“管道”,甚至连传统业务都被腾讯侵蚀。
移动运营商当如何立足
由于微信在交互页面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其用户体验丝毫不逊色于用户量很大的手机QQ,许多移动流量正由手机QQ向微信转移,这也迫使手机QQ“微信化”。微信与手机QQ的“左右手互搏”,也激发了手机QQ的创新,如今,最新版的手机QQ已经具备了语音对讲功能,在交互页面上也与微信非常接近,由于人们日常交际圈的稳定性,手机QQ与微信的界限正日渐模糊。
如今,移动运营商要面对的已经不仅是微信,而是由微信和手机QQ共同组成的“微信系”。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也各自推出了沃友、飞聊、翼聊等“类微信产品”,但一方面,为了防止与短信“自相残杀”都不敢大规模推广,另一方面,移动APP本来就不是移动运营商擅长的领域,这些产品在腾讯面前完全没有竞争力。
张毅表示,在语音资费不断下降,短信收入难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数据流量业务正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增长点。微信的流行对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具有促进作用,把数据流量共同做大,并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事实上,运营商自主发展聊天应用或与第三方通信企业合作不乏其例,微信与香港电讯的合作,更是近在眼前--香港电讯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用户数据优惠包。微信用户支付月费8元港币,即可在香港不限流量地使用微信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及文字。
业内人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话音业务和短信、彩信业务没落不可避免,数据流量将成为移动运营商最重要的业务:日本运营商NTTDoCoMo的业绩已充分证明这点。截至2011年,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已占移动服务业务收入的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