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蛟龙号”后续型号关键部件将国产化

“蛟龙号”后续型号关键部件将国产化

2013-03-06 12:15:39

  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来1至2年间,将研制“蛟龙号”的后续型号,实现几个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研制,达到4500米水深的潜水能力。

  颜开说,进入到海洋科学考察阶段后,“蛟龙号”将主要进行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烟囱(海底板块之间喷出的金属热液硫化物)、可燃冰等海底资源的考察;今年夏天还将到太平洋进行考察。

  “目前,‘蛟龙号’的潜水深度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潜航器的部分关键部件还是进口的,为了研制潜水深度4500米的潜水器,我们将进行几个关键部件国产化的技术攻关。”颜开代表介绍,“‘蛟龙号’最关键的部分——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在下潜到7000米深度时,要承受每平方米7000吨的压力,它使用了钛合金材料并在俄罗斯完成球壳的制造。我国正在组织力量攻克这一工艺技术,在1到2年内实现4500米深度的耐压球壳加工能力。

  与此同时,载人潜水器的另一个关键部件——水下动力系统,目前也进入到了国产化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突破。颜开代表介绍,水下动力系统是带动螺旋桨推动潜水器航行的关键装备,在国产化的研制过程中,将主要面临7000米深高压海水环境带来的密封和耐压等关键问题。“潜水器这些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研制的实现,不仅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也将有力推动载人深潜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幅提升。”

  • 相关阅读
  • 中国“蛟龙号”将奔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

    时间:11-16
  • “蛟龙号”业务化应用关键热点解答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随母船“向阳红09”于16日返回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

    时间:07-17
  • 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返回青岛

      7月16日,三名深潜员在欢迎仪式上。当日,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返抵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国家相关部门及青岛市民代表近千人举行仪式迎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

    时间:07-16
  •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顺利安装至试验母船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31日上午顺利安装至试验母船“向阳红09”,预计6月1日和2日“向阳红09”船将带潜器进行吊臂试验。...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