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五环一家手机零售店里,一名消费者正为选哪部智能手机而犯愁,苹果、三星等主流产品固然时尚好用,但价格颇高,而联想等国产品牌起码便宜一半。
中国国产智能手机在市场较难取得领先地位,尤其在高端市场。不过,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根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年,三星在中国市场占据的份额达17.7%,排名第二至第五的依次是联想13.2%(比上年增长四个百分点)、苹果11%、华为9.9%、酷派9.7%。
国产手机生产商凭借更为了解中国消费者心理的优势,开始追逐它们的“中国梦”。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小米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颇为火爆。3月12日中午12时,小米2手机开始在网上出售,25万台手机数分钟内即销售一空。
从去年底至今,小米公司进行了高密度的销售活动。成立不到三年的这家公司去年营业额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小米手机如今已开发到第二代。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说:“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翻番。”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国产智能手机出货量6721.2万部,同比增长236.4%,占同期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77.9%。
研究报告说:“随着安卓开源操作系统的发展,我国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迅速增加,削弱了领军企业的垄断优势。这种局面给后进入者带来了学习模仿和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尤其是我国本土企业凭借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内需和产能的天然优势迅速起步。”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高调现身于今年1月的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以及2月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联想、华为、中兴、酷派、金立等公司在展会上发布了多款新品,其中不乏超过3000元的高端机型。
联想是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个人电脑生产商,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业务来自海外。随着全球个人电脑需求增长的趋缓,联想也在调整业务重点,于2011年重组公司架构,更加重视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希望借力移动互联网。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今天做一个操作系统并不难,基于Linux的开放系统,很容易就做出一个操作系统。但关键是能不能创造生态环境,让多少人基于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去编写应用。
一名从事手机操作系统研发的人士说,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基础非常重要,想建立一个手机生态系统起码要吸引到上千万的参与者开发大量移动应用,才能“稳住阵脚”,否则只是个空架子。
杨元庆说,没有应用的操作系统是没有价值的,而现在不管是苹果的操作系统,还是谷歌的安卓,或是微软的视窗,上面都有几十万个移动应用。
杨元庆说:“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中国企业逐渐会具有全球性的品牌影响力,越做越好是有可能的。”
中国移动的研发人员郁文清对新华社记者说,国内企业应先从微创新开始。“一开始就想像苹果那样实现颠覆性创新,难度极大。原始创新耗时长、投资巨、风险大,苹果也是花了几十年才成功的。”
创新工场孵化计划总经理易可睿说,微创新在中国有不少尝试,这是创新的第一步。
杨元庆在谈到“中国梦”时说,中国人不但能够过上小康生活,而且要在世界上非常有尊严。“中国将拥有更多世界知名的品牌,它们的成功不仅因为质量和销量,而且在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