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遭市场抛弃 汉王去电纸书化步伐加快

遭市场抛弃 汉王去电纸书化步伐加快

2013-04-16 11:59:06

  刘迎建上一次在微博上发言还是2012年6月21日的“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之后在互联网便难觅他的声音。事实上,刘迎建的沉默与汉王电纸书的沉沦是基本保持一致的。

  作为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的最近一次露面是3月22日与投资者的网上沟通会上。他告诉投资者,“汉王不会退出电纸书业务,数字化阅读代表着未来,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收获,我们将以战养战,长期坚持。”

  这只是汉王的一家之言,投资者感受最深的则是汉王去电纸书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企业遭遇成长瓶颈的窘境。根据最新公布的2012年年报,汉王电纸书业务的营业收入为6916.2万元,同比下降77%,占公司整体3.85亿营收的18%,该比例曾经在2010年达到75%。

  缺乏电纸书这一杀手锏的帮衬,汉王的前景很不乐观。年报提道,2013年1至3月预计的经营业绩情况,净利润亏损1000至1800万元。但汉王定下2013年新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营收5.58亿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

  从巅峰跌至谷底

  如今的电纸书已经成为汉王的累赘。汉王2012年年报显示,电纸书业务的总体营收达到6916万元,毛利率达到10.3%。但由于其他费用的存在,这仍然是一个净亏损的业务。

  2009年,汉王电纸书销售量达27万台,垄断国内电纸书95%的市场。在电纸书业务的带动下,汉王2009年的营收达到5.81亿元,而2010年更是高达12.37亿元,而2008才不足3亿元。

  谈及转折,汉王在2010年第四季度首次出现了亏损,但是该年还是实现了8790万元的净利润。但在接下来的2011年第一季度,汉王科技就爆出了超过4000万元的亏损。之后,颓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全年亏损4.9亿元。

  汉王的解释是,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的冲击,使公司电纸书产品的销量及价格均受到影响而有所下降,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igitimes的报告,2010年,全球卖出的电子阅读器为1100万台、2011年为2282万台,2012年为982万台,而两年前,Digitimes乐观地预测2012年的出货量是4150万台,数量相差甚远。

  与此同时,IDC的报告称,平板电脑在这三年的出货量分别为1700万台、6870万台、1.2亿台,此消彼长的态势很是明显。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哪天汉王抛弃了电纸书业务,一点都不稀奇。

  另一个能够反映汉王遭遇滑铁卢的还有一个细节——公司员工的规模。根据汉王年报披露,2010年年底,由于业务发展及规模扩张,汉王科技的员工总数曾达到1570人,而在2011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锐减至659人。截至2012年年底,这一数据再次减少至435人。而正是在过去两年里,汉王才从高峰跌到了谷底。

  更有意思的是,近日中国商报记者电话联系汉王电纸书直辖市场部倪小小时,对方告知记者已经离职。之后记者又多次联系相关负责人尤文静,总机转接后一直无人接听。

  不过令投资者稍稍欣慰的是,汉王2012年勉强扭亏为盈。2012年第四季度,汉王通过出售子公司汉王智通,获得了1亿多元的收益。汉王科技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减少22.36%;营业利润为-1388.4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2.7万元。

  如此一来,汉王避免了戴上ST的帽子。

  转战其他战场

  自打问世起,电纸书就面临是否是过渡产品的猜想。刘迎建当时信心满满:书报刊的电子化趋势是必然的,大家的质疑更多在于表现形式及细节。这是一个新的产业,很多路都还在摸索中。他甚至放出豪言,要带领汉王走入财富世界五百强。

  显然,电纸书飞流直下的速度超出了刘迎建的预判。近日,记者走访北京中关村鼎好和E世界时发现,汉王电纸书已经难寻踪迹。在京东商城,目前“热卖”的两款产品零售价分别为999元和799元,近期交易量也甚是可怜。

  • 相关阅读
  • 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电纸书 收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权

      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电纸书  电纸书收入“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权;汉王称版权由国学网得到;国学网称曾参校中华版本  自认汉王公司的部分产品未经许可,擅自收入自己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

    时间:07-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