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威胁洞穴生物多样性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威胁洞穴生物多样性

2013-04-22 12:18:21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团队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博士Tony Whitten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西南地区长期的干旱将对洞穴生物构成严重威胁,并以致信形式呼吁全世界科学工作者共同探讨应对干旱和洞穴生物保护之间的难题。

  洞穴生物是地球演化与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生物类群,它们的身体通常半透明、眼睛退化或消失、感觉器官发达,是长期适应洞穴黑暗环境的进化结果。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洞穴分布最为集中,也是洞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09年起,中国西南地区遭受到了连续多年的干旱,而干旱发生地区正是喀斯特洞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干旱导致洞穴补水减少,加之干旱区群众存在大量抽取地下水的迫切需求,将导致洞穴地下河水位迅速下降,甚至干涸,进而使原有生物环境不复存在,依赖其生存的洞穴生物也将面临大量死亡的威胁。

  • 相关阅读
  • 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

      奥地利科研人员9日公布研究报告说,海平面不断上升将吞噬多种生物的存活空间,导致大量生物灭绝。  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模型计算预测,到本世纪末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将...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