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冷吗?漂亮吗?你们带我去看企鹅好吗?”通过即时视频,5岁的小朋友张一然向远在南极长城站的我国科考队员抛出种种疑问,队员们则耐心地一一回答。
19日,近千上海市民和学生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参加“极地公众开放日”活动,探寻他们好奇又陌生的极地科考。
19日开幕的“2013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首次向市民免费开放了全市31家科研院所的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所大学的10个科技实践工作站。一周时间里,老百姓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先进的科研仪器、研究平台、标本和创新基地,并与多位院士专家面对面,共同探寻科技奥秘。
在极地中心,透过观摩展板、科考装备实物、南极洲沙盘、南极陨石标本,以及现场连线越冬队员等形式,公众直观了解了南极独特的地理、恶劣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神奇的生命。“远在天边的东西,竟一下子全部呈现在眼前。”学生们难掩喜悦。
在学术报告厅,参观者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刘瑞源的讲解中,了解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年轻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却让人感受到对科学的赤诚。
同一时间,我国迄今最大的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也迎来了参观的市民,科学的独特魅力让每一位走近它的人流连。
今年的上海科技节继续以4.5万平方米的主会场展示面积和700多项参展项目刷新着记录。科技节围绕“科技创新引领幸福生活”的主题,开展多项重点展览、科普大讲坛、科研院所与大学公众开放日活动,科技团体和区县社区活动等,吸引市民通过亲身参与来体验幸福、健康、绿色的未来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