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才有答,为了这次太空授课,有关部门已经早早开始了准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于5月24日至6月10日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网友提出的问题将有机会提交给“神十”航天员解答,或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予以回答。活动还将选取2至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到此次特殊课程的地面课堂,与300多公里之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目前,已经有数千网友提问。
事实上,虽然此次太空课堂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但作为我国的首次太空授课,不少好奇的成年人也都在等待着这次难得的太空科普教育。
杨振宁或将助阵现场点评
为配合太空授课的直播,央视还从全国6所中学征集了几项“太空实验”设计,作为这堂太空科普课程的“地面课堂”。“地面课堂”内容已经于17日录制完毕,将在今天上午的直播中播出。其中,成都石室中学设计的太空实验方案,是做一把能在微重力状态下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椅”,目的是为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测量“体重”。这一方案成功获选后,“弹簧椅”的制作成了难题。同学们在制作装置的过程中,经过数百次的修改,更换三个版本,“弹簧椅”才最终成型。
有消息称,节目录制现场,还专门设有观摩点评互动环节。观摩团成员包括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栾恩杰等科学大家,以及来自清华、北大、港澳台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他们将与学生们探讨太空实验方案。
■专家点评
科技含量高于6年前人类首次太空课
2007年8月14日,从中学教师成长为职业航天员的美国人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在25分钟的课时里,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一名学生问摩根:“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摩根听完,随手拎起身旁两名“彪形大汉”,一手一个带着他们悬浮在空中,还“装”出一副非常吃力的样子。另一名学生请求演示在太空如何喝水。摩根和她的同事从专门的饮品袋中挤出一些球泡状的饮料,然后四处追着吞食失重状态下在空中乱飞的红色泡泡,地面上的学生们不禁哈哈大笑。美国有近百万学生亲自参加或通过“提问” 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全球已有近320万学生从空间站下载并分享这些课件。
“和芭芭拉·摩根进行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这堂太空授课不仅单次时间更长,难度也更高。”有航天专家表示,美国女航天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延伸阅读
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首位太空教师换人
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左图)1951年11月28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5年,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教师航天计划”航天员选拔中,芭芭拉·摩根与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获选。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牺牲。2007年8月8日,摩根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访问国际空间站,并于8月14日在太空授课。
■新闻链接
太空授课考验中继卫星系统
据了解,此次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