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创新路口睡大觉的企业,最终都将必死无疑。看看摩托罗拉、诺基亚、黑莓,个个都是教授级别的老师。
此一时彼一时,回首2009年的全球手机行业,主导力量为诺基亚(塞班)、黑莓(BlackBerry OS)、苹果(iOS)、微软(Windows),占据了手机操作系统近90%的市场份额。
安卓成长的五年里,夺走手机行业近80%市场份额,挤死了三家手机厂商。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安卓全球市场份额已上升至79.3%。
摩托罗拉被谷歌安卓鲸吞,诺基亚被微软Windows收入囊中,黑莓败局已定,目前正在寻找好的买家。五年后,江山易主,新主为安卓,旧主已被各大买家收走。
2009年:败局初显
这是HTC、LG等发力安卓的第一年,弱不禁风的诺基亚一时间成为“弃儿”,塞班阵营吹弹可破,黑莓被迫与苹果、安卓抗衡。
这一年10月,诺基亚宣布10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而后,危机意识较强的黑莓发布BlackBerry应用世界,意图与Android市场和苹果App Store 抗衡。该年第三季度,单靠着“吃老本”,黑莓依然取得20.8%的市场份额(BlackBerry平台),达到巅峰,随后踏上“极乐死”之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是谁抢走了市场份额?新晋者HTC。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借着安卓的野蛮生长,HTC一年内卖出手机1171万部,占据安卓67%的市场份额。
与HTC策略相近的还有摩托罗拉。2009年年初,摩托罗拉将安卓作为其唯一手机平台,10月份,它发布的两款安卓手机CLIQ以及Droid,火爆程度不亚于苹果。
2010年:匆忙自救
这一年,诺基亚、黑莓开始自救,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实现大逆转,由亏损变成盈利。
黑莓转向了并购。当年4月,黑莓收购操作系统开发公司QNX;12月,又买下软件公司买入手机软件公司The Astonishing Tribe,两者分别承担软件开发、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这为即将到来的BlackBerry10、Playbook起了重大作用。
诺基亚没干太多的事儿,10月份换了一个名为“埃洛普”的CEO,承担复兴手机业务的重大使命,随后诺基亚宣布裁员1800人。
摩托罗拉改革卓有成效,重心转向安卓后,发布的系列产品均获得成功。该年度,摩托罗拉一共发布20多款智能手机,其中包括BACKFLIP、Droid等,让亏损已久的手机业务转而实现盈利。
2011年:防线破裂
这一年,诺基亚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自救措施;黑莓发布的两款拳头级产品推向市场;而摩托罗拉则是暴毙身亡,安卓3.0产品未经住市场考验,最终“自愿”投入谷歌怀抱。
并购之后,黑莓很快发布两款新品:Playbook平板电脑、Bold 9900手机。Playbook在经历数月惨淡销售后,被迫以降价形式贱卖。Bold 9900上市后引起强烈反响,但因定价过高遭受诟病。10月,黑莓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服务中断,数百万用户受到影响。
裁员过后的诺基亚,也终于启动复兴计划:2月份,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自此,诺基亚手机开始向Windows Phone系统过渡。8个月后,Lumia 710、Lumia 800两款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发布,但均遭遇“滑铁卢”,销量惨淡。
2011年2月,安卓3.0版本发布,摩托罗拉迎来转折点。年初,摩托罗拉发布其首款安卓3.0终端XOOM平板电脑,销量甚至比黑莓Playbook更惨,一个季度销量仅为10000台。同时,智能手机业务由盈利转为亏损,市场份额收缩。8月,正与苹果专利战难解难分的谷歌,为在专利上获得主动权,一怒之下“收了”摩托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