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我学者解析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易感基因

我学者解析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易感基因

2013-11-05 12:10:18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两个全新易感基因。相关论文于近日刊登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是乙肝大国,HBsAg携带率达8%—15%,并且慢性HBV感染也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宿主的天然免疫在机体抵抗HBV感染的过程中非常关键,因而除病毒和环境因素外,机体遗传因素即宿主对HBV的遗传易感性在乙型肝炎发病和预后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为了鉴别汉族人群中与慢性HBV感染相关的遗传位点,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三阶段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在发现阶段,他们对951名HBV携带者和937名已自然清除HBV感染的对照个体进行了分析。随后,在第二和第三重复阶段对来自一般人群的一组2248名HBV携带者和3051名对照个体,以及另一组1982名HBV携带者和2622名对照者进行了关联验证。

  他们鉴别出与慢性HBV感染相关的两个新位点:分别是靠近HLA-C以及在UBE2L3中。这些新研究结果表明HLA-C和UBE2L3也在HBV感染清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研究为乙肝的遗传病因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于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有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GWAS是一种用来寻找基因变异与表型之间关系的遗传学方法,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沈洪兵课题组利用GWAS分析方法,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疾病易感区域和相关基因研究,发现了一些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乳腺癌、先天心脏畸形等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学家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有望研发乙肝新药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

    时间:11-15
  • 我国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提供有效治疗靶点

      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感染宿主细胞,只有弄清病毒入侵机制,才有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昨天,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当...

    时间:11-15
  • 乙肝病毒最喜欢三类人

      预防乙肝病毒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足够抗体后就能有效预防乙肝传播,那么具体哪些人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呢?  简单来说老年人、小孩和孕妇因为免疫力较低的缘故,非常容易被乙肝病毒所传染,所以这些...

    时间:08-20
  • 专家揭秘乙肝病毒四大特性

      嗜肝性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随着血流进入肝脏,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先脱去外壳,其核心进入胞浆;然后脱去核壳,其病毒基因进入吒扣胞核内复制(即相当于繁殖)。治疗药物必须是...

    时间:05-02
  • 专家揭秘乙肝病毒四大特性

      嗜肝性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随着血流进入肝脏,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先脱去外壳,其核心进入胞浆;然后脱去核壳,其病毒基因进入吒扣胞核内复制(即相当于繁殖)。治疗药物必须是...

    时间:04-11
  • 乙肝病毒携带者街头征人聚餐 参与者未用公筷

      (中新网)欢迎一起吃饭,我请客  街头这样的举牌邀约  你敢去吗  请客的是位重庆美女,说要通过这种方式,除去大家对乙肝的误解  邀约一小时,84人表示愿意,5人不愿意  愿意的:“我也是一位乙...

    时间:08-15
  • 中国儿童乙肝病毒携带比为2% 疫苗渐成首选武器

    疫苗,正日益成为抗击乙肝的“首选武器”。在昨天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二十八期院士专家讲坛上,法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蒂奥莱教授列举了乙肝疫苗研究和应用取得的进展。...

    时间:07-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