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汇理并购基金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宋晓明认为,黑莓此次放弃出售,转而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抉择并非明智之举。“在现在的环境下,黑莓要想在苹果和三星的强势包围下闯出一条路,实在过于艰难。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本月刚刚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黑莓手机仅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还处于4.3%。”
由于市场占有量的急剧下滑,曾经“风华绝代”的黑莓手机,如今被不少人视为“没落贵族”,它的坎坷经历再次验证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大潮中不进则退的铁律。
黑莓或“吃软不吃硬”
作为智能手机市场上曾经的先驱和领跑者,黑莓手机以其安全的邮件服务著称,在北美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一度高达51%。但随着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以及后来搭载谷歌安卓系统平台的智能手机出现,黑莓的销售与成长呈现颓势。今年初被寄予厚望的黑莓10系列手机发布后销量惨淡更加速了黑莓的衰落。
黑莓前途如何?作为执行董事长的“新掌门”程守宗为黑莓设计了怎样的东山再起之路呢?透过他在被任命后对媒体的表态,也许能看到黑莓未来着力方向的一些端倪。他表示,黑莓未来的重点将是软件和服务,而非手机硬件,并称将会找到一位具有软件和服务领域资深经验的人士担任公司CEO。
上月底,黑莓推出安卓版和苹果版BBM,并在过去十天里获得了2000多万次下载量,整个BBM的活跃用户已经高达8000万人。这一软件领域的好消息也被业界认为是黑莓做出“吃软不吃硬”决定的一大原因。
BBM大获成功后,美国科技行业人士就分析指出,这给绝望中的黑莓提供了一条跨平台求生的道路,即不再固守于黑莓系统自身的生态圈子,而是步入iOS、安卓和WP等平台,向更多的用户提供软件和互联网服务。
不过,美国知名互联网分析师、BGC金融公司的格林·吉利斯对于黑莓的转型战略提出质疑:“听上去就好像苹果公司宣布,我们以后不再制造手机,我们将变成一个运营iMessage(苹果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的公司。”言下之意是,苹果公司不做硬件只做软件,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注定会失败,所以黑莓向软件提供商转型的战略也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