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英语广州天河北中心学习的学生几乎都知道,中心有一个微信公众号E.Zone,每周会发送英语学习素材以及学生撰写的文章给订阅用户,定期阅读E.Zone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习惯。这个公众号在中心里的知名度之高,不了解的人大抵会认为是官方账号,然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发设计、管理以及运行的“民间”账号。
负责团队的主要成员是4名笑容可掬的年轻学员,其中一位叫Alice的清秀女生正是E.Zone的创始人。“我在华尔街英语学习2年了,我很享受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它给了我很多”。正因为热衷英语学习,Alice一直非常积极地通过中心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自我提升,甚至尝试去阅读英国《金融时报》英文版的报道。然而Alice发现,那对于她以及大部分学员来说,都太深了,且离他们的真实学习生活有点远。于是,一个念头悄然而生:既然如此,何不出版一个大家都能读懂又贴近彼此的刊物呢?
于是,经过一番构思和准备,Alice自行制作了一期厚达16页的刊稿,递进了中心校长办公室。期间,中心里的几名学员Jacky、Grace、Terry也纷纷加入,一个筹备小组应运而生。彼时正是微信影响力不断扩张,公众号开始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于是利用微信制作刊物成为了他们的新思路。经过一轮探讨和紧锣密鼓的筹划,电子刊物终于于2013年9月进入测试阶段,并于10月1日正式推出。随着学员间的口口相传,以及特设的英语角推介会,E.Zone的粉丝越来越多,慢慢成为了天河北中心的一大特色。
如今在这个团队中,Alice、Judy负责向学生约稿以及文章编辑,Terry负责协调外教审稿及制作视频,Jacky负责发布和活动策划,Robin除约稿外同时还负责电脑技术及功能开发,大家常常都要忙碌到深夜……这种利用业余时间为公众号工作的例子数不胜数。正因为有这个无私奉献的团队,E.Zone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然而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Alice坦言中间大家也曾有过彷徨和矛盾。在最初两三个月的热情退却之后,管理团队的成员积极性一度下降,公众号的运作步步维艰,仅靠Alice一人苦苦支撑。当时,团队召开了一次会议,大家坦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当时的讨论非常激烈,不过那次会议真正成为了一个转折点”,Alice说道,“自此E.Zone的定位更加清晰,我们彼此之间也有了更明确的分工。”
此后,E.Zone的功能开始不断扩展,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入写作,也与中心工作人员及其他中心有了更多互动,甚至成为了紧急事件通知学生的重要渠道。作为团队里最资深的学员(在华尔街英语学习三年),Terry说:“有了E.Zone之后,中心的氛围更好更活跃了,学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更强了。”这与天河北中心的服务经理Ella的回答如出一辙,“他们简直就是我们的第三条胳膊”。
对于E.zone未来的期望,Alice说这就像他们的一个孩子,他们当然希望能够坚持抚养它,让它不断成长。但毕竟没有人能够永远做华尔街英语的学生,所以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不断有人愿意付出,如此E.Zone才能真正成为天河北中心长久的文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