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彩电企业上半年业绩集体“陷落”

2014-09-02 10:23: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照片

  近来,几大彩电主流企业陆续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从公布的数据看,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国内彩电业似乎已走到最艰难时刻。

  8月27日晚间,深康佳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度(1-6月份)业绩。今年 上 半 年 ,康 佳 彩 电 业 务 营 收 为6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7.39%。康佳公司称,由于受到彩电市场销量和销售额下降的影响,公司彩电业务销售收入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在此之前的8月22日,海信电器也发布了2014年中报,中报称电视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20 .4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76%,毛利率同比去年减少1 .38个百分点,而这已是海信连续第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海信公告认为,随着国家节能补贴等政策的陆续退出、电视的智能化以及互联网企业进入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行业从产品形态到产业生态迎来了新的挑战。

  四川长虹8月19日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度财报中报也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2 .65亿元,同比减少2.72%;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同比减少62.15%;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减少179.73%。长虹公司称,主因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彩电、冰箱业务国内销售未达预期以及“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退出等。

  而T CL于8月15日发布的中报披露,T C L多媒体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去年同期下滑15.9%至152.03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去年下滑33 .5%至1.69亿港元。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称主要由节能家电补贴退出、互联网IT企业跨界令竞争更激烈以及传统电视产业变革所导致。

  另外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创维数码因业绩披露制度不同还未公布中期业绩,但从创维2014新财年(2014/4/1至2015/3/31)前四个月的电视销售数据看,与其他四家彩电巨头一样呈现下滑态势。创维数码今年4月份至7月份电视累计销售量达346 .7万台,与去年大致持平;创维于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为248.9万台,同比去年下滑1%;创维数码7月份电视销售额同比下滑5%,4月份至7月份创维电视销售额同比下跌了15%。

  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因康佳、海信、T C L、长虹、创维和海尔这六家企业基本上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业界称为“T 6”格局,而上述五家主流彩电厂商今年上半年业绩的集体“陷落”表明,此次面临的困境的不只是那一家企业,而是整个彩电业出现了问题。

  几家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据中怡康前不久公布的推总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共销售彩电2217万台,同比下降9.7%,零售额为783亿元,同比下降15.5%。另一市场研究机构奥维咨询近来出炉的调查报告表明,2014年上半年彩电销量达2093万台,同比下降9%,销售额696亿元,同比下降15%。

  早前,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2014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需求状况及下半年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数据也显示,2014上半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收紧,估算销售规模只有2000多万台,比2013年同期下降15.3%,大部分彩电制造企业没有完成销量预期。

  奥维咨询的报告还认为,上半年各重点彩电企业全年出货目标完成度不足40%,意味着彩电企业下半年要完成60%的出货目标,但核心部件成本在上涨、彩电产品的终端售价却在持续下降,彩电企业的利润继续降低,经营难度加大。

  显然,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下滑趋势或将持续。对此,长虹多媒体中国营销公司总经理白志强表示,彩电行业寒冬期将是3-5年。

  至于彩电企业此次业绩集体“陷落”的原因,在上述五大彩电巨头的业绩或销量公告中“家电补贴政策的退出”成为最频繁提及的词句,而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家电补贴政策提前透支了市场。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称,导致现阶段彩电市场下滑的原因有很多,后政策时代的透支效应即是其中之一。

  但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则表示,长期的“政策依赖症”导致企业失去了自身的能动性。当前业内出现的所谓“需求透支论”显然回避了主要原因,过分强调客观原因,企业要做的不应该是抱怨市场环境,而是要利用市场环境的变动,在市场的寒冬中创造商机。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也认为,把业绩下滑归咎于家电补贴政策的退出,这对号称“中国竞争最充分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的彩电业来说,无异于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也被业界认为是另一个造成主流彩电企业业绩难看的原因。以乐视、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自进入彩电业以来,频繁拉低价格,开始与传统企业拼人气、抢流量、分食份额。

  罗清启却认为,这种论调有夸大互联网企业发展现状之嫌。在总量约达几千万台的中国彩电市场,绝对销量方面小米、乐视几乎是沧海一粟。在现阶段,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在更大程度上带来的还是一种逻辑上的颠覆。

  而欢网科技C E O吴盛刚也认为,彩电行业积累的问题较深,彩电厂商的共性问题在于跟风和随意性强,业务之间缺乏关联。与互联网公司的差距在于,其业务缺乏持续深化的能力。而且,在追求硬件差异化和服务规模性方面存在自我矛盾。

  • 相关阅读
  • 国内首份《中国彩电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白皮书》出炉

    日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了首份《中国彩电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对目前市场上4K超高清、OLED、ULED以及激光电视等主...

    时间:09-01
  • 彩电业再陷迷雾 智能化是救命稻草?

    家电行业分析人士刘步尘表示,智能家居被很多家电企业确定为未来发展方向,这将是家电产业的下一个竞争焦点。...

    时间:08-18
  • 4K电视成彩电主要增长动力

    4K电视成彩电主要增长动力---值得一提的是,4K电视成为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4K电视渗透率大幅攀升,中外主流彩电制造厂商集体发力4K电视市场。但专家提醒,目前市面上在售的4K超高清电视产品,通过4K检测认证的产品仅有41款,约占4K超高清电视产品总数的38%。...

    时间:07-04
  • 销售量销售额双双下滑 彩电企业转型存认知误区

    2014年(第十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大会7月2日在京召开,大会发布了《2014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需求状况及下半年市场趋势预测报告》和《第二批4K超...

    时间:07-03
  • 彩电业或迎30年来首次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彩电制造企业都没有完成销售计划,有的甚至出现了亏损。有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中国彩电销量极有可能出现中国彩电业起步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时间:07-03
  • 世界杯前夕彩电销售意外遇冷

    记者孙晶、实习生卢静报道: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发现,往届世界杯前夕销售火爆的彩电今年却意外遇冷。”有商家认为,现在人们看球赛的工具很多,大屏幕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电子产品令消费者对彩电的需求下滑。...

    时间:06-13
  • 2013年度彩电市场五成销量来自智能电视

    (记者/钱玮珏)日前,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公布的2013年度彩电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去年约五成彩电销量来自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年增长率为56.84%,远高于8.66%的彩电整体年增长率,而在市场格局方面,国产品牌以64.66%的零售量占比远超外资品牌。...

    时间:02-12
  • 国内彩电市场国货销量称雄

    (记者李媛)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最新公布的2013年彩电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国产传统彩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居前,互联网电视企业未能进入前二十。中怡康“中国智能电视零售监测报告”销售量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中,未见乐视和小米身影。...

    时间:02-12
  • 彩电业三季度净利大降 互联网电视价格战冲击显现

      昨日(6日),记者从机构获悉,今年三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同比下跌6.4%,零售额同比下跌0.5%。无独有偶,近日,多家彩电企业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净利同比下滑。分析人士指出,消费大环境低迷、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和互联...

    时间:11-07
  • 彩电业三季度净利大降 互联网电视价格战冲击显现

    昨日,记者从机构获悉,今年三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同比下跌6.4%,零售额同比下跌0.5%。...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