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天河二号:国之重器 超算研发曾遭国外封锁

2014-12-29 10:57:55

来源:经济日报

  “天河二号”是国防科大承担完成的国家863计划和“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3年11月在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投入运行,向国内外用户开放使用。目前,“天河二号”已构建起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生物计算与个性化医疗、全数字设计与装备制造、能源及相关技术数字化设计、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计算、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处理等六大应用服务平台,先后在基因分析与测序、大型飞机和高速列车设计、生物医药、电子政务及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2014年11月20日召开的世界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天河二号”在国际TOP500组织首次正式发布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共轭梯度(HPCG)基准测试排行榜上,位居世界第一。此前,由该组织发布的第四十四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天河二号”再次位居榜首,获得世界超算“四连冠”。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天河二号”研究团队相关人员、国家超算天津中心负责人,以探寻国之重器“天河二号”背后的故事。

  超算之巅的角逐

  四捧冠军奖杯,对于中国超算团队而言,无疑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喜事,然而对其他老牌超算强国来说,他们的心里像打翻了调味瓶,五味杂陈。强手“叫板”也随之而来,就在这次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前夕,排位第二的美国公布了“珊瑚”计划,表示将投资3.25亿美元建造两台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有可能达到“天河二号”的3到5倍。

  “在超算领域,国际竞争由来已久,在‘天河一号’夺冠之前,美日之间的‘第一之争’早已存在。”天河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小谦说。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告诉记者,“美日特别在意其超算是否世界第一,一旦失去‘第一’称号,都会迫不及待地夺回来。”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天河一号”在2010年底首次夺冠后,遭遇福岛核事故的日本仍然紧急拨款加快其超级计算机“京”的研制,用半年时间登上了冠军宝座,随后美国的“红杉”和“泰坦”又先后抢得世界第一的位置。

  “你方唱罢,我登场”,冠军的宝座常常不等捂热,就被新的竞争对手夺去。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激烈的竞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超级计算机能做什么说起。记者日前来到国家超算天津中心采访,这里运行着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