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心脏骤停,要在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日前举行的2014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传来噩耗, 一名30岁的跑友在快跑到终点时心脏骤停倒地,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悉,他是特种兵出身,身体一向很好,热爱户外运动,其突然离世令人意外,也引起了公众对运动猝死的重视。医学专家表示,参加马拉松长跑需要经过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业余长跑爱好者切莫挑战极限,在跑步过程中身体出现运动“极点”不能硬撑,而要放慢脚步。
警惕:
非专业选手可能挺不过极点
研究显示,马拉松猝死大多是心脏病发作。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吕军介绍说,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人体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心肌做功增加,需氧量增加,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若缺血缺氧的状态持续,就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此外,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也是运动性猝死的诱因。
很多人在长跑过程中都会出现运动“极点”,即身体很难受,心跳和呼吸加快,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的念头。这种状况往往在跑到半程时出现,不少人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吕军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很不安全,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也许可以挺过去,但不经常长跑的人容易在“极点”出状况,建议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再决定是否加快速度。
提醒:
脸上冒黄豆般汗珠须急救
运动猝死多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吕军指出,猝死发生前人体生理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例如,跑友在长跑过程中心跳加速很正常,但出现心慌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如果继续出现心脏一侧的胸部发闷、疼痛,并伴有手指发麻,说明危险升级,必须缓慢减速,向比赛的工作人员求助,前往医疗站就诊。如果跑友浑身无力,脸上冒出如黄豆般大小的汗珠,甚至晕厥,说明病情非常严重,必须紧急抢救。如果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时间特别重要,要在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让心脏恢复跳动并供血。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大脑缺血时间过长,就很可能致死致残。
建议:
切忌短期训练就跑马拉松
业余跑友参加马拉松,怎样才能确保安全,避免猝死?吕军提出下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