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设计出新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看不到的量子点,为你发光
去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明蓝光发光二极管的数位日裔科学家,“白炽灯点亮了20世纪,LED点亮了21世纪”,从颁奖词看出,发光二极管即LED是公认的下一代显示与照明技术的核心器件。
几十天后,一篇来自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在《自然》上发表,报道了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在浙江大学课题组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并将使用亮度条件下的寿命推进到10万小时的实用水平,这意味着这种新型器件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我们已经看到了第一个带有颠覆性意义的量子点应用,也就是性能优异的‘量子点LED’。”研究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高新材料化学中心教授彭笑刚说。
量子点能大大提高二极管的发光性能
“发光材料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量子点会成为明星材料。”彭笑刚认为。
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当物质中的电子从一个高能级跃迁到一个相对较低的空能级,能量就会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