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麋鹿回归中国30年:回家的麋鹿,过得还好吗

2015-02-05 14:18:37

来源:科技日报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麋鹿刚刚经历了一场寒潮,一月底的几场降雪让芦苇上、草上、地上都结了冰,树上也挂满了冰凌,有的树枝还被冰凌压断了。

  “雨雪天气容易打湿麋鹿的毛,现在起北风,下雨夹雪,它们就躲在林子里面,或者躲在堤边上有坎的地方。”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李鹏飞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原本打算在本月联合放归一头2013年在洞庭湖救助的雄鹿,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放归的时间要向后推迟了。“尽管这只成年雄鹿有过野外生活的经历,且在救助中心的帮助下已经具备了放归野外的生存能力,但是持续的寒潮和降雪为麋鹿的生存带来挑战,我们希望给它更多的适应期,因此要等到寒潮过后再放归。”WWF长江项目高级经理蒋勇说。

  “四不像”,欢迎回家!

  曾经一度在中国销声匿迹的珍稀物种,如今在它们的发源地正努力生存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沿海滩涂和长江中下游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最初本为中国独有。据WWF介绍,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麋鹿在中华大地从繁盛到衰落,直至游走异乡100多年。1985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多方努力下,它们重新回到中国。

  多年来一直从事洞庭湖麋鹿保护管理、野外调研及科学普及的蒋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可以说,这30年也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与腾飞的黄金时期,覆盖全国的重要物种和栖息地得到了保护。麋鹿的种群复壮和自然野化的历史与此吻合。”

  “1900年前后中国本土的麋鹿就已经完全绝迹了。”蒋勇说,“究其衰退的原因,除了历史因素外,麋鹿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据他介绍,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活动的区域大多属于生产力较高的地方,同样适合人类生存,大量的围垦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压缩了麋鹿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气温变化特别是持续的寒冷也可能对麋鹿的生存繁衍带来影响。”蒋勇说,“但是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气候对麋鹿种群的影响程度。”

  历经30载的养护、保育、繁衍和扩散,截至目前,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2000余头;而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2013年6月也已达1016头;加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南海子麋鹿苑、河南原阳以及洞庭湖区域内的野生麋鹿,目前,中国麋鹿的数量已经达到4000头左右的规模,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保护区范围内。曾经一度在中国销声匿迹的珍稀物种,如今在它们的发源地正努力生存。

  • 相关阅读
  • 麋鹿遭遇雪崩被困 路人不顾个人安危将其救出

    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上演感人一幕,三名男子在骑雪地车途径一山脚时遇到了被雪崩掩埋的麋鹿,三人见状不顾危险立即展开救援工作,麋鹿最...

    时间:01-06
  • 德国一麋鹿闯入西门子办公楼 站窗前“看风景”

    下午16时30分,警方向其发射了麻醉针,随后将无法走动但意识仍然清醒的麋鹿装进集装箱带走。...

    时间:08-26
  • 江苏大丰:生态保护带来麋鹿繁殖高峰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野生麋鹿种群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5月初,记者来到保护区内的南黄海湿地,这里是野生麋鹿的乐园,芦荡、草滩、林地等适宜麋鹿生存的地貌环境一应俱全--这一有着数...

    时间:05-09
  • 小麋鹿与狗成好友 当自己是“宠物狗”

    据外媒报道,在位于拉脱维亚的皋加国家公园,一只叫做“弗雷迪”的小麋鹿出生不久便遭到母亲遗弃。当地好心人维尔加·维托拉将它收养,并把它和家里的宠物狗养在一起。...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