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院士退休为何难

2015-03-23 09:56:33

来源:人民日报

  院士退休难,表面原因是我国一直没有院士退休的明文规定,深层原因则是院士头衔的严重利益化

  备受关注的院士退休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据媒体日前报道,中央已批准院士退休的改革方案,除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可延长到75岁外,其余院士一律70岁从工作单位退休。

  消息一出,立即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许多网友慨叹:院士退休这一老大难问题终于有解了!

  院士退休有这么难吗?事实上的确大不易。2013年11月,年满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被校领导婉拒。单位不让年长院士退休并非个案。据报道,在两院院士中唯一一位获准退休的院士,是中国军事医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他能在70多岁时实现退休的夙愿,还是多次打报告后经中央军委特批的。

  院士退休为何这么难?表面原因是我国一直没有院士退休的明文规定,深层原因则是院士头衔的严重利益化。

  本来,院士只是荣誉性的学术称号,院士制度中并没有赋予院士特权。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最高学术称号等于最高学术权威”的院士崇拜,在科技经费分配、重大课题立项、科技成果鉴定,以及科技奖励评选、科技规划制定、学科与机构评议等科技活动中,形成了“非院士不可”的潜规则,好像没有院士主持、参加就没有权威性。错误的观念和错误的做法,使院士在学术资源占有和分配上获得了话语权和优先权,学术称号与个人利益、单位利益难以分开。如此一来,不仅没有院士的单位不惜重金“诚聘”院士,有院士的单位也借口“院士退休没有明文规定”婉拒其退休。其实,他们并不指望年事已高的院士亲自上阵或者带队攻关,只是想借“院士”这个头衔为单位争取更多利益罢了。

  院士是人不是神,年老体弱、创新力下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长期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指出,38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