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彩电业:“单飞”线上品牌 争夺智能市场

2015-04-07 09:46:26

来源:经济日报

  新年伊始,创维、康佳等传统彩电巨头纷纷分拆旗下互联网电视品牌,力图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布局,夺回智能电视市场主动权。彩电业子品牌在线上如此放手搏杀,一方面是为了快速上量,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推进转型,争夺更大商机。这一集体行为包涵了短期和长期、规模和效益多方面的考虑,体现了彩电巨头稳中求进的战略思路。业界专家认为,传统彩电企业加快线上布局和智能化发展,有望开辟新的市场蓝海。

  在屡遭互联网新锐企业“空袭”之后,传统彩电巨头逐渐稳住阵脚,线上线下兵分两路,力图通过开辟第二战场,夺回智能电视市场竞争主动权。

  彩电巨头纷纷主动“分兵”

  4月1日,彩电企业创维的线上品牌“酷开”宣告独立运营,担当创维在互联网电视运营上的“尖兵”。“酷开”独立后首推的智能电视产品,用一块智慧屏幕为儿童、老人、年轻人三类人群提供专属的体验界面,满足不同群体的内容需求和使用习惯。这突破了市面上互联网电视仅仅聚焦年轻人群体的思维定式,将儿童、老人这两大群体的需求整合进来。酷开公司董事长王志国就此表示,竞争的本质仍然是产品创新。互联网电视不仅需要科技的突破,更需要用户的体验认可。

  前不久,康佳旗下线上品牌“KKTV”也成立了公司独立运作,其目标为“线上再造一个康佳”。“KKTV”的策略是由以往和互联网企业一起合作“卖电视”提升到一起合作“造电视”。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品牌将借助于淘宝这一海量用户平台,收集用户需求数据,反向定制配置、功能、模块和应用组合,整合阿里平台上的影视、游戏、音乐、购物、教育及生活服务应用,满足年轻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上述企业拆分线上品牌,表明彩电业在智能市场的“试水”已取得初步成果。

  直面线上竞争严酷考验

  2013年,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强力冲击智能电视市场。2014年,乐视超级电视销量已突破150万台,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销量目标。为抢占客厅大屏,互联网企业运用硬件成本定价、去渠道化、内容收费等新玩法,一再打破智能电视市场的价格底线,赢得了众多粉丝的拥戴。在备受冲击的情况下,康佳、创维、长虹、TCL等彩电巨头针对互联网消费群的新需求和购买特征,开始打造区别于传统主品牌的线上互联网电视品牌,并借此锻炼队伍、应对竞争。

  目前,彩电业单飞的线上品牌,在人员、业务、财务方面获得了自主权,也更直接地面对线上竞争的严酷考验,开始“硬磕”乐视、小米等企业。从线上市场最关注的性价比角度看,小米刚推出标价1999元的40英寸电视,“酷开”43英寸电视新品价格就锁定了1999元,其打造高性价比的爆款策略更加激进。从营销角度看,“KKTV”、“酷开”等均采取在天猫、京东等线上销售、预约销售、限量抢购等营销方式,极大压缩渠道成本,与互联网电视企业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从生产角度看,相对于乐视、小米找代工厂代工生产,酷开、KKTV则依托母公司的彩电生产优势。

  稳健转型布局市场蓝海

  据专家分析,彩电业子品牌在线上如此放手搏杀,有短期和长期、规模和效益多方面的考虑,体现了彩电巨头稳中求进的战略思路。

  一方面是为了快速上量,扩大规模。去年中国彩电整体市场经历了负增长,彩电销售总量为4461万台,同比下降6.6%,今年的彩电总体销售预计也不乐观。相对于线下市场的萎靡,线上市场彩电销售呈现攀升态势,2014年线上销量达787万台,占全渠道的18%。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的国内彩电企业,要想巩固市场份额甚至改写市场格局,发力线上销售当是关键一招。比如,“酷开”去年销售55万台,今年前两月线上销量突破20万台,全年销量目标则设定为150万台。

  另一方面是为了推进转型,争夺更大商机。按照奥维云网的估算,智能电视硬件年销售价值约1500亿元,智能电视内容、应用等年价值约达3000亿元。在互联网经济下,彩电业依靠硬件赚钱的模式逐渐失灵,部分新进入者不计成本地销售电视硬件,就是为了树口碑、圈用户,拥有可运营的用户就拥有了战略级资产。比如,乐视超级电视不靠硬件盈利,而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持续与用户产生强关联,拥有内容、服务、广告、应用多重盈利模式。但是,传统彩电企业过渡到新的商业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先从子品牌开始试点,创造可供复制的经验,当是积极稳妥的选择。

  王志国透露,“酷开”的定位是成为整个创维集团互联网电视的入口。根据目前的规划,今年互联网电视激活量目标是达到1500万台,而周活跃用户数希望能达到1000万。“KKTV”总经理张俊博则表示,他们会更看重用户的转化、活跃度和连接强度,150万的活跃用户是今年要达成的目标。“有了用户的基础,产品销量和延伸出来的应用和增值服务就会源源不断。”

  “彩电业要站到‘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奥维云网副总裁刘闯认为,传统彩电企业加快线上布局和智能化发展,有望开辟新的市场蓝海。

  • 相关阅读
  • 国内彩电欲上演弯道超车

    国内彩电欲上演弯道超车---各大彩电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频频发力,OLED、ULED、量子点、激光电视等概念让人眼花缭乱,显示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时间:03-26
  • 彩电企业争抱“企鹅” 电视也有QQ号了

    彩电企业争抱“企鹅” 电视也有QQ号了---记者帅鹏坤报道:电视也可以有QQ号了。业内人士表示,彩电企业联手互联网巨头腾讯,意在加快自身互联网转型,放大智能电视的入口价值。”据悉,目前康佳互联网电视运营平台易TV注册用户达5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0%,每日开机率达28.6%。...

    时间:03-20
  • 海信周厚健:“屏”未必是中国彩电之殇

    海信周厚健:“屏”未必是中国彩电之殇---【环球科技综合报道】3月5日,趁早餐之际,周厚健对回答记者关于彩电行业趋势时表示:在大家眼里,中国彩电业的痛在“屏”上。目前液晶电视使用的是背光源面板,对其进行亮度、色域成熟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向。...

    时间:03-05
  • 周厚健:中国会出现世界级彩电巨头

    周厚健:中国会出现世界级彩电巨头---当记者提及前几天媒体热炒的索尼退出、海信接盘的传言时,周厚健笑了:索尼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十几年前,我们的标杆就是“索尼”,海信接盘索尼是媒体猜测。周厚健表示:我对彩电行业或者说对显示技术产业还是有“野心”的。...

    时间:03-05
  • 乐视小米逆袭市场 外资彩电企业遭遇倒春寒

    乐视小米逆袭市场 外资彩电企业遭遇倒春寒---数据显示,今年彩电市场将迎来恢复性增长。谈及日本彩电的衰退,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新时代的用户需求已经改变了市场经营模式,这正是日本企业纷纷撤离电视产业的一种无奈。...

    时间:03-05
  • 日系全面败退已成定局 3600万台彩电市场谁来填补

    日系全面败退已成定局 3600万台彩电市场谁来填补---索尼总裁平井一夫日前表示,将有可能退出竞争白热化的电视市场。梁振鹏表示,目前国内彩电市场需求正趋于饱和,产业也开始步入深度调整期,越来越多的彩电企业开始寻求转型。...

    时间:02-26
  • 彩电股集体连续飚涨停

    彩电股集体连续飚涨停---从去年整体业绩来看,白电上市企业大赚,黑电企业巨亏,但春节前股市的行情居然是黑电板块腾飞了。海信电器官方虽未公布销量等数据,但海信海视云CEO于芝涛日前对外称,2014年海信智能电视累计激活量为800万台,预计到2017年智能电视存量突破3000万台,累计激活量突破2800万台。...

    时间:02-13
  • 日企频退警示中国彩电业 电视正走向消亡

      出于经营压力、行业前景等多种原因,一些日本电子企业正在或筹划退出彩电生产。   日前,松下中国正式发布了关于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事业终结的通知。通知显示,自2015年1月30日起,这家由松下电器(中国...

    时间:02-10
  • 日系彩电败退 中韩对决成主流

    日系彩电败退 中韩对决成主流---”去年松下已经关闭了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此番结束液晶电视制造,也宣告了松下在华电视机生产业务的终结。松下方面也强调,终结在华电视生产业务,不等于松下就此退出中国彩电市场。...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