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家用纳米粒子和大脑“对话”

2015-06-11 09:41: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标题:科学家用纳米粒子和大脑“对话”

  电流是大脑的语言,而如今人们可以在没有导线或植入体的情况下和它对话。纳米粒子能通过放电刺激大脑区域,从而提供了治疗脑部疾病的新方式。它甚至有一天可能会带来电脑和人脑之间数据的日常交流。

  一种在2004年发现的材料使其成为可能。磁电纳米粒子(MENs)受到外部磁场刺激时会产生电场。如果这种纳米粒子被放在神经元附近,电场会使得它们产生交流。

  为此,来自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Sakhrat Khizroev和他的团队将200亿个这种纳米粒子插入小鼠的大脑。随后,他们开启磁场,并使其对准纳米粒子群以引发电场。脑电图显示,由纳米粒子包围的区域受到已产生电场的刺激而亮了起来。

  Khizroev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同时对大脑活动成像和精确瞄准的系统。一旦纳米粒子对不同频率的磁场作出不同响应,便可以对它们进行调整从而释放药物。

  “当纳米粒子被植入大脑后,我们能‘看见’大脑。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能根据需求在某个特定神经元内释放特定药物。”Khizroev表示,他的团队已经发现,这些粒子能被用于携带和释放一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和抗癌药物紫杉醇。

  尽管超出了现有研究范围,Khizroev的纳米粒子系统或许能提供一种同电脑互动的新方式。虽然尚未对此作出尝试,但Khizroev认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即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使纳米粒子产生可测量的磁场,从而对大脑自己的电场作出响应。随后,人类大脑状态将变成电脑的输入参数,而这又反过来直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徐徐)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科学家抗议政府改革

    原标题:俄罗斯科学家抗议政府改革 去年发布的一项法令动摇了俄罗斯科学资助体系。 约3000名俄罗斯科学家日前在莫斯科集会,抗议政府对研究体系进行的改革和对在该国并不常用的竞争性资助的强制推行。研究人员的主要...

    时间:06-10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大气地震学概念

    科学家发现,地震和海啸等引起大气向周边和上空传播,引发大气扰动,大气观测或成为地震监测的一种新手段。...

    时间:06-09
  • 意科学家宣布将移植人头 俄专家对术后效果存疑

    2015年4月,意大利神经外科学家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宣布将在两年内进行世界首例完整的人体头部移植手术。...

    时间:06-09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稻亚种间氮利用效率差异

    (记者 张素)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水稻亚种间氮利用效率差异的分子机制,更克隆出高氮利用效率基因,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0%至30%。...

    时间:06-09
  • 中国科学家在水稻氮利用效率改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氮素是促进作物增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氮肥大量施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时间:06-09
  • 科学家用针把微型电路注入大脑

    原标题:科学家用针把微型电路注入大脑   6月8日,一项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的研究展示了通过直径小至0.1毫米的针注入到合成空腔或活体组织的柔性电路。这些由网状电极构成的电子元件,在注入后不到一小时...

    时间:06-09
  • 美科学家:当人工智能遇上伦理道德

    原标题:当人工智能遇上伦理道德   美国宇航局的机器宇航员2 号 图片来源:Joseph Bibby   在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4位计算机领域的研究领军者分享了他们对该领域的思考。   目前,美国...

    时间:06-09
  • 科学认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体系

    原标题:科学认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体系——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说起  分析经济形势有规范的理论框架,也有实践中形成的观察视角,有时后者...

    时间:06-09
  • 科学家提议加大对清洁能源投资 以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这份报告说,全球在清洁能源方面每年的公共研发资金约为60亿美元,还不到全球公共研发总预算的2%。...

    时间:06-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