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一“网”情深: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大门

2015-07-07 09:41:2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一“网”情深: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大门

   17000多字、61处“互联网+”、36处“融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4日发布,标志着在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后,中国正全速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

   这扇大门打开速度之快超过外界想象: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仅隔10天国务院发布全文。

   过去20多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中国93.5%的行政村开通宽带,网民数达6.5亿,一批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国际第一阵营。

   为衡量各国互联网经济规模,麦肯锡推出了iGDP指标即互联网经济占GDP比例。

   从2010年到2013年,中国的iGDP从3.3%上升到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水平,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介绍,互联网在中国经历了3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的基础初创期,2001年到2006年的产业形成期,2007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期。

   “这几个时期分别‘+’出了网购、电商,‘+’出了O2O(线上线下联动),也‘+’出了OTT(微信等顶端业务),而2015年则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启了融合创新。”他说。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构筑新优势、新动能。《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22个大的工业门类中,中国有7个门类居全球第一。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说,但产业结构不均匀、居于产业链低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工业。

   纵观全球,德国通过“工业4.0战略”让制造业再升级,美国以“产业互联网”让互联网技术优势带动产业提升。

   如今在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被寄予厚望。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说,中国提出“互联网+”,是要在西方模式外找到更适合国情的跨越发展机会。

   《指导意见》还指出了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等“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

   专家认为,“互联网+”时代大门开启,包括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在内,社会各界都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科学有序地推进“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新优势和新动能。(记者李斌、李峥巍、高亢)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