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气候科学家巴黎议未来为12月联合国气候峰会铺路

2015-07-14 09:25:3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标题:气候科学家巴黎议未来 为12月联合国气候峰会铺路

  

  大气二氧化碳水平达到717p.p.m.时,21世纪的年均降水量变化图 图片来源:NOAA/GFDL

  近日,约2000名气候科学家齐聚法国首都,为的是在将于12月举行的至关重要的一轮巴黎谈判前详细探讨他们的研究。在此前的方针会谈经历了发人深省的失败后,科学家渴望重启这项利害攸关的会谈。尽管缩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是此次会谈的主要话题,但研究人员同时还组织了以“气候变化下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会议,旨在探讨气候科学这个仍拥有很多待解问题的研究领域的未来。

  随着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急速上升,科学家需要更好地研究全球气温如何对此作出响应。这意味着缩小“气候敏感性”——由假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所引发的温度增加——的值。这个数据是不确定的,因为它依赖于来自云层、水蒸气和海冰的知之甚少的反馈效应。在最新一次报告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翻番,比如从工业化之前的百万分之270(270p.p.m.)增加到540 p.p.m.,则全球温度可能增加1.5摄氏度~4.5摄氏度。它同时指出,反馈效应可能导致更高的数值出现。

  今年3月,全球月均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 p.p.m.,这可能是几百万年来首次达到这一数值。研究人员认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2摄氏度——为危险的气候变化所设置的公认阈值——的机会在逐渐减少。“我们正在追踪很容易超过2 摄氏度的排放情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气候科学家Richard Betts表示。

  “我们正进入未知的领域。”巴黎动力气象学实验室气候专家Sandrine Bony说,“目前尚不确定我们可能在哪个二氧化碳水平上退出安全区,也不确定如果我们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为准确理解二氧化碳水平上升意味着什么——不论是在全球尺度还是在区域水平上,研究人员需要更好地分析大气云层和海洋漩涡的气候模型。

  “大气循环控制着哪些地方干燥或过于炎热,哪些地方有雨水落下以及猛烈的暴风雨在哪些地方形成和袭击何处。”近日,Bony就气候科学的未来作了一次主题演讲。他认为,如果可以运行能分析云层和对流的模型,同时能确定所做的是正确的,“我们将有能力回答很多问题”。

  尽管在计算上花费颇高,但这些模型正在流行起来。不过,对气候科学的理解还是受到缺乏对风的全球观测的限制。Bony介绍说,定于明年发射的欧空局“大气动力学任务——风神”卫星有望推动气候研究的发展。它将利用雷达系统在1小时内产生约100幅针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风强度和方向3D图像。这些数据将阐明全球大气循环、降水系统以及臭氧和气溶胶输送。

  科学家认为,如果全球变暖超过4摄氏度,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些大尺度组成部分将极有可能发生改变,或者说越过临界点,为气候和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灾难性后果。这包括南极和格陵兰冰盖的融化、亚马逊雨林的枯死或者维持热平衡的大西洋海洋环流的崩溃。

  一些研究人员希望获得这些即将到来的变化的预警,比如通过观察不同纬度上海洋环流的强度。自2001年起,由英国资助的“急速气候变暖”监测阵列计划密切关注一个特定北纬纬度上的海洋环流,并且在其不同深度探测到令人吃惊的强度大幅波动。不过,目前还不能确定平均的环流强度是否正在下降。

  埃克塞特大学气候科学家Tim Lenton对这些早期探测并不乐观。“一个系统从微小扰动恢复过来的速率是其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但获得逼近临界点的可靠早期预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由于化石燃料可能将连续几十年驱动碳排放,因此此次会议的另一个议题将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方面的想法从大型工程项目到各种花钱更少的解决方案不一而足。例如,在农业领域,信息系统目前正被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用于允许贫困农民下载实时土壤数据和施肥建议。

  不过Betts警告说,研究人员必须在合理的预警和被误导的激进行为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无法再等下去,直到获得绝对的确定性,比如关于海平面上升的程度。”Betts表示,“但你目前肯定不想在随后可能被证明并无必要的庞大适应措施上花费数十亿美元。”

  他认为,应当采取随后能被改正和升级的合理有度的措施,而不是现在建立庞大的、花费颇高的工程。不错的例子包括伦敦的防洪系统和荷兰的三角洲工程,后者是一个能保护荷兰海岸线的庞大防洪系统。Betts还表示,从抵御洪水到水管理和灌溉方案的任何适应举措,都需要严谨的地球和气候观测结果的指导。(宗华)

  • 相关阅读
  • 全球气候变暖令西藏生态系统“喜忧参半”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受全球变暖影响,西藏气候明显变湿变暖,水循环过程加强,令西藏生态系统“喜忧参半”,一方面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

    时间:07-12
  • 美南极纪录片引发气候变化大讨论

    原标题:美南极纪录片引发气候变化大讨论   新纪录片《南极:边缘之上》中美到令人窒息的图景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个脆弱、冰冻大陆的好奇心。这部纪录片由Jon Bowermaster拍摄,片长40分钟。但纪录片的美国芝加哥发片...

    时间:07-09
  • 秘鲁防范厄尔尼诺气候灾害 14省市进入紧急状态

    据外媒报道,秘鲁已经宣布该国14个省市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提前防范雨季的厄尔尼诺气候可能造成的损害。...

    时间:07-07
  •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国提交绿色答卷

    专家表示,这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中国政府向国内外宣示中国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

    时间:07-01
  • 从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迈向巴黎气候大会

    从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迈向巴黎气候大会——专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  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备受世界瞩...

    时间:07-01
  • 潘基文称气候谈判进程过于缓慢 敦促各国加快速度

    据外媒1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表示,气候变化谈判进程过于缓慢。...

    时间:07-01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

    时间:07-01
  • 我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安蓓、赵超)记者30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中国于当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根据文件...

    时间:07-01
  • 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一、中国和欧盟(以下称“双方”)认识到他们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挑战的严重性需要双方为了共同利益、在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框架下建设性地一起努力。   二、双方...

    时间:07-01
  • 发达国家应兑现气候变化基金出资承诺

      据新华社联合国6月29日电(记者史霄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9日敦促发达国家提供可靠的渠道,实现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遏制排放。   联合国大会当天举行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潘基文在会议...

    时间:07-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