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经济年增长率保持20%以上,成为重要增长点
2014年达到3.1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3%
生命科学论文发表量和生物技术专利获得量均居世界第二
人民网天津7月26日电(记者蒋建科)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日前开幕的2015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说,在生物技术的支撑下,生物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生物产业产值近年来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14年达到3.16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由30年前的1.28%上升到2014年的4.63%。全国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生物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2015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由科技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欧洲联盟(EU)共同举办。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
万钢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生物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8%,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如在世界上首次解析葡萄糖转运蛋白晶体结构,治疗T细胞淋巴瘤新药西达本胺成为中国第一个从机理到临床试验全过程自主完成的原创性化学药,全球首个人工角膜“艾欣瞳”投产,杂交水稻百亩均产达1026.7公斤,创下新的世界纪录。生命科学论文发表量和生物技术专利获得量均居世界第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聚焦生物经济、共谋创新创业”,包括开幕式及主题报告、学术分会、科技创业者行动、项目对接活动、专业展览等五部分。开幕式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教授以及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主任毛罗?贾卡(Mauro Giacca)分别做了大会报告。
大会共设立政策与投融资、生命科学前沿、创新药物研发等8个学术分会,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大会还举办了“科技创业者行动专场活动”、“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展览”和系列对接活动,展示最新的医疗器械研发成果,促进有关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与天津市行政区、功能区的项目投资和合作。
据悉,继2005年以来,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已经成为促进国内外生物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沟通国内外企业投资生物产业的重要通道、展示中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对促进生物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