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延庆挂牌引世界目光

2015-07-29 15:00:02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延庆马铃薯引来世界目光

  昨天,全球马铃薯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延庆开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相聚长城脚下,共同研讨全球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中国薯业献策。当天,国内首个国际级农业科研机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延庆挂牌,今后,延庆将作为全国马铃薯科研中心、种源之都,带动全国、辐射亚太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

  马铃薯,为延庆引来世界目光。

  地处京西北,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的气候优势,再加上多年来生态优先战略涵养的青山绿水,让延庆成为发展精品农业的沃土。

  2009年,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育种企业希森三河公司落户延庆,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5亿粒,并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建设扩繁基地。至今,从东三省到广东、福建,从青海、西藏到山东、山西,全国土豆主产区都在使用延庆产的优质马铃薯种薯。

  和希森三河公司一同落户延庆的,还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延庆的科研大棚里,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育种专家,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8个马铃薯新品系。

  2013年,在击败加拿大、秘鲁的两个竞争城市之后,北京延庆,正式取得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的举办权。

  而今,盛会大幕拉开,伴随而来的,不但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还有国内首家国际级农业科研机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它,将把延庆推向世界。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延庆总部位于延庆县城以西延庆马铃薯产业园内,规划用地218亩,总投资1.9亿元。中心分为核心区和温室区。核心区又分为实验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现已基本建设完成。

  亚太中心综合研发大楼共三层,弧线形的银色建筑大气时尚。实验区主要用于实验及种子资源存放。楼内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均由中国农业部统一提供。

  综合研发大楼后是两层的生活区,生活区后面是亚太中心延庆总部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温室区,包括病理学温室、外检疫温室、内检疫温室等9个温室,面积5730平方米。

  国际马铃薯中心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的15个国际研究中心之一,早在1978年,中国农业部门就开始与其合作。近40年来,中国共计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甘薯种质资源8000多份,目前中国种植的100多个马铃薯品种中,有三分之一是双方合作培育出来的,种植面积占全国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20%。仅去年一年,中国就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种质资源100多份。国际马铃薯中心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马铃薯专业技术人才。

  亚太中心是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共同建立的区域性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它将集成中国和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技术、人才、资源、网络和信息等优势,成为一个拥有国际先进设施、设备和人才的区域性自主创新研究平台。亚太中心建设早在2002年就被提出,历经13年,终于在延庆正式挂牌。

  “中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是30公斤每年,而世界发达国家是70公斤;中国马铃薯每公顷的产量是16吨,而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是50吨。这意味着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介绍,亚太中心落户,把双方以前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级。

  今后,亚太中心将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种质资源,研发培育适合中国需要的马铃薯新品种。如根据中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需要,培育适合做主食产品开发的新品种,以及根据日益干旱的气候变化培育抗旱品种等。同时,亚太中心还肩负着为亚太地区培育具有广适性马铃薯新品种的任务。延庆,将成为引领全国、辐射亚太地区的马铃薯科研中心、种源之都。(记者 于丽爽)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