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院士给总理“上课”引热议:用3D打印引领“中国制造”

2015-09-01 09:29:5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标题:院士给总理“上课”引热议:用3D打印引领“中国制造”

  这可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讲过的最特殊的一堂课。

  8月21日,卢秉恒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一同前往国务院。30分钟的国务院专题讲座上,他为李克强总理和国务院各部门、中央企业、金融机构详解先进制造和3D打印。

  近日,刚刚讲完“国课第一讲”的卢秉恒回到西安,与同事们分享他这次“上课”的体会。

  “作为技术人员、院士,很高兴能为国家工程发展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卢秉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国务院讲座举行一周以来,卢秉恒和许多专家对3D打印领域继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专家们认为,3D打印作为“颠覆性”技术,将引领“中国制造”,也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

  精心准备的一课

  在过去20多年里,卢秉恒一直致力于3D打印制造研究。他曾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技术总师,领导团队研发了2.5米齿轮高速高效加工装备等。

  用国务院副秘书长江泽林的话来说:“卢教授不是一般的教授!”他称赞卢秉恒不仅学问做得好,还以技术入股创办企业,实现了成果产业化。

  今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室发来了邀请函。卢秉恒告诉记者:“课件从5月份开始准备,7月份定稿,8月又修改了一轮,内容一直在不断调整,从3D打印制造领域到先进制造。”

  卢秉恒坦言,准备时考虑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既讲全先进制造的总体概念、状况,又突出重点讲透问题,让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能听懂。最后,课件还由周济亲自进行了修改。

  在卢秉恒的精心准备下,30分钟的讲座内容,让国务院的“大腕听众”们意犹未尽,超时了十多分钟才结束。

  总理的见解鼓舞人心

  在听课的40多分钟里,李克强总理多次让卢秉恒“敞开讲”“坐下讲”,还几次主动参与研讨。“切身感受到总理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特别务实!”卢秉恒表示。

  许多关注3D打印领域的专家在看到新闻报道后,也为总理的讲话“点了赞”。“对如此具体的一项技术发表独到的见解,也凸显了总理一贯务实、实干、接地气的工作风格。”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沈海军还指出,总理巧妙地将话题上升到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新理念”的治国理念。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段宣明也在第一时间仔细研读了总理对3D打印的见解,其中“颠覆性技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D打印是最近十多年才在国内涌现出的新概念,目前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多集中在模型制造上。”段宣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3D打印在制造业中更多地被视为一项辅助技术。”

  此次国务院的“课堂”上,李克强总理则指出,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具有重大价值。在段宣明看来,卢秉恒的详细讲解加上总理的深刻理解,3D打印有望被当作我国制造业的主流技术而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

  展现“全民创新”的通途

  GE公司曾在网上发布一条消息,鼓励创客们挑战3D打印制造一个飞机零部件。在收集的700多份方案中,一名年仅19岁的设计者提出的方案只用了原始结构1/6的重量就完成了全部测试,水平超过了GE公司里的资深专家。

  “3D打印展现了全民创新的通途。”国务院的讲座上,卢秉恒讲完上面的故事,作了这样的总结。

  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以向智能制造转型为关键,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依托,走在升级发展前列。

  段宣明团队就正在打造集3D打印、机器人技术为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在他的期待中,与互联网、机器人技术结合后,3D打印将创造出全新的“社会化制造系统”,由此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新创业机会。“未来个性化的一个生产任务将通过互联网分配给多个配有3D打印机的小工厂,通过分布式制造共同完成。”他说,“小工厂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卢秉恒也看到,国内3D打印尽管很热,但许多企业陷于低水平重复。他认为,3D打印的突破涉及研发问题、学科交叉和产业化规模等,首先要突破标准问题,“例如应用最广、用处最大的高端医疗,有标准才能准入,有准入才能产业发展”。

  卢秉恒建议,应首先制定打印材料和产品标准。同时,研发人员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将实验室成果孵化出产品实现产业化等。

  • 相关阅读
  • 中科院学部举行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

    原标题:中科院学部举行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   今日,蔡金涛、黄纬禄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在中科院学部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召开,与会代表就两位院士在我国导弹和航天技术上的学术贡献和科学精神进行了探...

    时间:08-27
  • 施一公拟任清华副校长曾批科研经费分配落选院士

    原标题:施一公拟任清华副校长 曾批科研经费分配落选院士   2015年08月22日 06:14:51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记者昨天从清华大学获悉,“施一公院士拟出任副校长”的消息正在清华校内信息网公示。同样是在昨天...

    时间:08-24
  • 中国整复外科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在沪逝世

    张涤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国际同步),开展显微外科的动物实验,成功进行皮瓣的游离移植,为国内第一人,后于1973年应用于临床得到成功。...

    时间:08-20
  • 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名单出炉 六成来自高校

    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近日公布,通过对增选有效候选人的通信评审,157人入选,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

    时间:08-05
  • 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名单出炉 六成来自高校

    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近日公布,通过对增选有效候选人的通信评审,157人入选,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

    时间:08-05
  • 院士增选应彻底去行政化 去除行政和利益等因素干扰

    院士评审就应该是纯粹的学术活动,没有行政和利益等非学术因素干扰,这有助于保持院士头衔的纯洁性,也让院士制度真正发挥激励年轻学者追求学术理想的...

    时间:08-03
  • 院士增选应彻底去行政化 去除行政和利益等因素干扰

    院士评审就应该是纯粹的学术活动,没有行政和利益等非学术因素干扰,这有助于保持院士头衔的纯洁性,也让院士制度真正发挥激励年轻学者追求学术理想的...

    时间:08-03
  • 吴国雄院士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7月28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官方网站宣布2015年当选的60名AGU会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士吴国雄当选为2015年AGU会士,是其中唯一一名中国国籍的科学家。AGU主席Margaret Leinen女士致电吴国雄...

    时间:08-03
  • 中科院新增157位院士候选人最年轻43岁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赵竹青 魏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全部名单已在中科院网站公布。其中最年轻候选人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时间:08-03
  • 中科院院士增选“谢绝”处级以上官员

    (记者吴月辉、喻思娈)记者1日从中科院获悉: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