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郭雷院士:科学研究要勇于攻坚克难、开疆拓土

2015-09-14 11:12:29

来源:光明日报

“要获得预期的证明,唯一的办法是选择一条完全不同于过去的途径。”这是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当年在证明果尔丹定理时所想的。1983年,我在中科院系统科学所读研究生时,在康斯坦西·瑞德所著的《希尔伯特》中初遇此言,虽在书中作了标记,但彼时并无切身感悟。

不久之后,我开始了研究生期间的第一项工作:研究当传统的“持续激励”条件不满足随机梯度算法的收敛性问题。没想到前人所用的鞅论和微分方程方法遇到了本质困难,我常常被逼到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地步,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我最终探索出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路,即直接处理随机矩阵无穷乘积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了随机梯度算法研究上的突破。这时蓦然想起希尔伯特所言,产生强烈共鸣。

科学成果创新至少依赖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科学概念的创新,这是建立新理论的基石和知识进步的阶梯;一是科学方法的创新,这能让人类不断拓展自身的认知能力,推动科学向纵深发展。作为一名理论科学工作者,我在过去30多年中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得益于理论方法上的创新,得益于“选择一条完全不同于过去的途径”。当然,重要创新往往都是“站在巨人肩上”所作出的关键性突破。

科学研究过程中极其关键的一步是选题。我最看重两类情形:一是攻坚克难,在重要科学难题研究上取得突破;二是开疆拓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或开启新方向。这两类情形常常密切关联,往往都伴随着科学方法上的创新。

为什么特别看重这两类情形?我认为,对科学研究来讲,套用现成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与前人工作类似的问题,这与学生做习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虽然可以训练人才或增加论文的数量指标,却不是科学家应有的追求、境界和责任。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对爱因斯坦的这一观点深以为然,并将此视作一个科学家该有的境界——不拘泥于现有方法、不囿于现存理论,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发明新理论和新方法,开拓前人未踏足的新疆土。因此,寻找、选择、提出和形成恰当的、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是科研创新过程的首要一步。

诚然,无论是面向已知的科学难题,还是研究新的科学问题,都有较大风险和挑战性。许多人往往顾虑重重,担心一旦失败就会一无所获。投身这类研究的确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强的综合素质、更坚韧不拔的毅力。

对于面向著名难题的工作,虽然在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但一旦有实质性进展或得到有意义的“副产品”,都可能是了不起的成果,并被同行较快认可,这远胜于在无足轻重问题上的“巨大”进展。

对于提出新问题或开启新方向性的工作,被认可的过程往往较长,因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和被接受的过程。科学体系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虽是开放的,但也是保守的,否则无法保证这一体系的可靠性。因此,对于科学创新工作,特别是改变传统观念或研究范式的创新,被冷落或受质疑,甚至遭受打击等,在古今中外都不是孤例,这也可以看作是科学发展中的一条规律。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强大的毅力、更坦然的心态和更长远的眼光来对待。

(作者郭雷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记者詹媛采访整理)

  • 相关阅读
  • 中国发布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将绘癌症地图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尽快遏制我国癌症上升势头。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00万人。近20年来,我国癌...

    时间:09-14
  • 法称将为在巴黎达成气候协议创造条件

    原标题:法称将为在巴黎达成气候协议创造条件   新华社巴黎9月10日电 (记者韩冰)法国总统奥朗德10日说,目前距离巴黎气候大会在年底召开仅约3个月时间,法国在此期间将多管齐下,为190多个与会方如期在巴黎达成新...

    时间:09-14
  • 新成像技术能洞察单个纳米粒子

    原标题:新成像技术能洞察单个纳米粒子   科技日报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房琳琳)瑞典查尔莫斯大学研究人员能够用一种新的显微技术来观察单个纳米粒子,而不是观察聚集在一起混杂不清的一团粒子。发表在《自然·材...

    时间:09-14
  • 国际科研团队称未来转基因婴儿或可接受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著名的辛克斯顿团队(the Hinxton Group)近日发表声明指出,对人类早期胚胎的遗传基因进行编辑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这一技术未来有可能在伦理上被接受。辛克斯顿团队是由关注人类干细胞...

    时间:09-14
  • 中国将建世界第二昂贵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签署协议,计划在中国西部修建一座价值超过10亿人民币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以研究高海拔宇宙线的起源。 宇宙线即宇宙射线(c...

    时间:09-14
  • “创业教授”研发环保阻燃油漆

    原标题:“创业教授”研发环保阻燃油漆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张秀芸 记者张晔)在1000摄氏度大火的燃烧下,表面涂了阻燃漆的家具不起火不起烟,只是渐渐发黑。近日,在位于南京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由中国科技大...

    时间:09-14
  • 中科院设“两弹一星”纪念馆部分人和事迹首次披露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赵竹青)今天,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北京雁栖湖校区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让现场新生惊喜的是,这片校区也曾是当年“两弹一星”的发祥地之一。曾经神秘莫测的中国科学院怀柔...

    时间:09-14
  • 国科大开学典礼白春礼寄语学生“沉淀自我”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赵竹青)9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北京雁栖湖校区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14279名研究生、334名本科生和来自50个国家的244名留学生入学。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

    时间:09-14
  • 华裔科学家被冤美国司法部撤诉

    美国司法部11日撤销了对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今年5月,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但多名全球著名物理学家此...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