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德仿星器聚变装置造出氢等离子体

2016-02-15 09:46:50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技术评论》杂志网站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3日开启了迄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变反应设备“螺旋石7-X”。该设备首次制造出氢等离子体,向实现受控核聚变迈出重要一步。

按设计,“螺旋石7-X”(W7-X)通过模仿恒星内部持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将等离子态的氢同位素氚和氘约束起来,并加热至1亿摄氏度的高温发生核聚变,以获得持续不断的能量。

启动后,W7-X的微波加热装置开始运转,将氢气加热至8000万摄氏度,氢等离子体随之产生,并存在了四分之一秒。W7-X运行部门主管汉斯-斯特凡·博施说,这是该仿星器首次制出氢等离子体,实验效果“完全符合预期”。

W7-X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建,项目投资超过10亿欧元,设备组装工作耗时9年,于2014年完成。随后,研究人员对所有技术系统展开了逐一测试。2015年12月,研究人员成功利用W7-X制出氦等离子体,为制造氢等离子体做准备。

受控核聚变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远高于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所需的氚和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核聚变反应堆比目前的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更少,放射性污染也会在短期内消失。

但是应用核聚变的难度在于,要让超高温的等离子体“受控”,否则就可能变成氢弹爆炸。科学家在实验中用强磁场来约束和控制等离子体,有环形的托卡马克装置和螺旋形的仿星器装置等不同类型。

目前,美、英、法和中国等国均在发展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的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德国科学家认为仿星器更加稳定,更可能是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的发展方向。他们还计划逐步扩建“螺旋石7-X”,到2020年获得可持续30分钟的等离子体,进一步向受控核聚变的目标迈进。

总编辑圈点

目前许多科学家仍对核聚变反应堆能为人类提供可持续能源持怀疑态度。“核聚变是能源的未来,而且永远都是在‘未来’”。这种嘲笑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一直延续到如今的德国仿星器。让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细水长流并不是件容易事,成则拯救当今能源困局,并改变世界能源格局,而在这一目标达成前的每一小步,都是弥足珍贵的成就。(刘霞)

  • 相关阅读
  • 博德仿古砖:抢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利器

     博德仿古砖2014年新品,是博德磁砖特聘意大利顶级技术人员参与设计的产品,兼具多种场合的通用性,首次亮相即吸引了大批专业客商的眼球,深受喜爱。在阳西生产基地强大的产能支撑下,此产品将成为博德磁砖抢占全球...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