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动力电池安全凸显 一年已发生27起自燃

2018-10-18 07:40:49

来源: 新京报

  8月19日,深圳一辆微型电动面包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8月22日,山东聊城一辆快递电动货车着火;8月25日,成都一辆威马EX5在威马汽车研究院园区内发生自燃;8月26日,安徽铜陵一辆安凯电动客车在路边起火;8月28日,一辆正在充电的厢式电动车起火;8月31日,广州街头一辆力帆650EV起火;9月1日,长春街头一辆特斯拉疑似起火,同日,网友行车记录仪拍下一辆电动汽车起火;9月5日,珠海3辆正在充电的电动汽车起火,宁波6辆公交车自燃,其中至少有4辆电动公交车;9月6日,合肥一辆奔驰电动汽车起火;10月10日,北京海淀区一辆长安奔奔EV起火……

  近两个月频发的自燃事件,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甚嚣尘上,也让行业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质量的担忧和焦虑随之增加。

  而据新京报记者近期的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今年以来,已至少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27起。

  常态性发生的自燃事件,使得行业开始审视自燃事件背后的技术和质量问题,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之一的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电池验证周期减半为主因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几乎覆盖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针对自燃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专家总结为以下几种:一是碰撞引起燃烧,这一种在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中都有发生;二是电池散热不够引起燃烧,常见于静态停车中;三是系统短路引起燃烧;四是电控系统等出现问题,在充电过程中的燃烧。

  例如,今年8月31日发生的力帆650EV自燃事件,就属于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厂家经过实地勘察检测,初步判定车辆电池着火的原因是:广州连日暴雨,此车辆被雨水浸泡超过2小时,导致电池微渗漏。经雨水浸泡后,客户未主动与服务站联系检测,此后因电芯短路,引发电池着火。

  8月26日,铜陵市纯电动公交车自燃的原因也是电池故障。据司机描述,在行驶的过程中,当时仪表盘的一级故障灯报警,车子瞬间就失去了动力,电池发出了火光并且传来声响。所幸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车辆电池出现了明显损坏。

  事实上,目前发生的自燃事件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电池系统的缺陷。造成电池系统的缺陷的原因,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是测试环节松动和产品验证期缩短的结果。

  “(造成自燃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电池验证不足。”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向高能量比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验证工作还没有进行,也就是把没有充分验证的电池用到了车上。”

  王子冬解释说,所谓验证不够充分,即将至少需要3年的电池研发和验证期缩短了一半,只剩一年半。为了追上补贴变化周期,一些动力电池企业一方面缩短了电池的测试验证时间,另一方面选择物理改进方法,削弱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研发一个产品,在所有流程都正常,且不出任何意外的情况下需要两年多的验证,正常的都需要3年。而现在只有一年半,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他指出。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成关键

  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频发,让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再次被聚焦。在今年9月1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强调,安全性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已经足够为整个行业敲警钟了,随着大量车企涌入新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行业的第一瓢冷水,这是我们必然需要冷静思考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0.6万辆,同比增长达94%。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企业多达200余家,其中不少是跨界的造车新势力。

  在9月22日“2018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说,“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的电池安全测试标注,部分企业甚至没有电池安全测试能力”。

  同时,一位在车企工作多年的动力电池工程师也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入者越来越多,许多车企因规模和资金等各方面原因,不具备反复测试和试验的能力和时间。

  此外,据业内人士爆料称,由于国家政策将动力电池高密度与补贴挂钩,行业内存在一些企业为了拿补贴,在技术尚不完全成熟且缺乏严格验证的情况下,匆忙上马高能量密度电池项目。由于这些电池开发时间短,尚不成熟,加之不断缩短和简化的验证试验环节,各类产品问题随之而来。

  欧阳明高认为,将补贴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挂钩没有问题,但要符合技术发展规律,对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宜过快过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奏一定要稳。

  • 相关阅读
  • 中高端快递市场迎来更多“分食者”

      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电题:中高端快递市场迎来更多“分食者”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国内不断细分的消费者需求,正在成为快递企业的新战场。近日,圆通蛟龙集团、京东物流相继推出新的业务品牌,涉足中高...

    时间:10-23
  • “核心技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记中国高铁领军人物之一贾利民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题:“核心技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记中国高铁领军人物之一贾利民   马岩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济青(济南—青岛)...

    时间:10-23
  • 阿里将发射卫星和迷你空间站

      阿里巴巴昨天确认,阿里即将启动“一站一星”计划,向太空发射“糖果罐号”迷你空间站和“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   据项目组人士介绍,该计划能更好地实现“双11”期间线上、线下互动,届时全球消费者可以...

    时间:10-23
  • 南京共享单车“坟场”处理困局调查

      9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静龙山内出现“单车墓道”,1公里多的山路两旁,堆放有数万辆各式品牌的共享单车。   沿着山路前行,在堆积如山的乱车堆中,有摩拜单车、ofo单车、哈罗单车……现场不时有车辆发出“...

    时间:10-23
  • 虚拟现实正在走进现实

      10月20日,2018世界VR产业大会举办期间,江西南昌的市民来到南昌VR产业基地打造的VR乐园,体验不同的VR设备制作的游戏。视觉中国供图   经历了寒冬后的虚拟现实(VR)正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近日举办...

    时间:10-23
  • 上调派件费,快递涨价为哪般

      10月20日,在2018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体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收取快递。视觉中国供图   快递又涨价了,而且是再次上调派件费。   日前,中通快递公告称,将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

    时间:10-23
  • 戴威“让位”?ofo回应:仍为公司实控人

      10月22日,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外界纷纷解读戴威“让位”。对此,ofo小黄车回应,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仅是ofo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的实际...

    时间:10-23
  • 机动车现场处罚可扫码缴款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交管局获悉,从即日起,机动车现场处罚、非机动车或行人现场处罚,以及交管“12123”平台等渠道,将开辟微信、支付宝扫码缴款新渠道。   门头沟等7区暂未实现现场“扫码”缴罚款   之...

    时间:10-23
  • 中国有望“走”在智能网联汽车前列

      10月18日,观众在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体验智能座舱。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10月18日至22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就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标...

    时间:10-23
  • 5G+VR将带来什么改变

      观展者在使用VR设备了解航空航天知识。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随着全社会对虚拟现实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不断提高,虚拟现实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向各行业各领域的渗透在不断深入,市场需求、行业应用正在...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