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谷歌无人车遭遇“全民战争”,无人驾驶商业化还得过人心关

2018-12-18 07:58:56

来源: 新京报

??? 我更倾向于相信,还是无人驾驶技术尚欠火候,导致了当地居民的负面反应。

  前几天传来消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waymo开始试点出行服务收费。这真是让人有些激动。这表明,在无人驾驶商业化上面,谷歌又走在了前面。

  谷歌从2009年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至今已届10年,比绝大多数科技公司和传统汽车厂商都要早得多。先发优势再加上自身的技术积累,谷歌无人驾驶进展超前一步甚至两步、三步,似乎也理所当然。不过从随后的报道看,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商用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而相比于技术,这回似乎人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据报道,在对无人车政策最友好的美国亚利桑那州,谷歌似乎正面临着一场“全民战争”。当地人对谷歌无人车扔石头、割轮胎,跟踪、骚扰安全员,甚至朝无人车举起了枪。开始,谷歌要么主动规避容易碰上骚扰的线路和社区,要么选择报警。可随着类似之事增多,谷歌毫无办法,对许多骚扰只能默默承受。

  当地人为什么如此讨厌无人车,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因为Uber无人车撞死过人而迁怒谷歌无人车;有人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就是讨厌无人车;还有的人,据有关学者分析,可能是担心高科技会抢了他们的饭碗。

  最后一条理由容易理解。在18世纪的英国,纺织工人认为他们工资下降以及失业、贫困源于纺织机的普遍使用,并愤而砸毁机器。这种行为在很短时间内蔓延开来,后来获得了一个学名叫做“卢德运动”。

  很长时期,这个名词在我国并不普及,但前两年却开始为人熟悉。最典型的就是出租司机对网约车的围堵。应该说,围堵网约车第一次让人们体会到了新技术对人的冲击,从而促使公众开始思考新技术的社会以及伦理意义。这之前,人们对新技术、新科技都是无条件地热情拥抱,而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还根本无暇顾及。

  这样的状况,自然反映了我们认识上的偏颇。长期的、单向的灌输,使得公众对于新科技有着近乎茫然的、不假思索的好感,执拗地相信未来会更好。而对于怀疑、抵触,也总是习惯以保守、落后视之。实际上,恰恰是所谓的保守、抵触,反而拓展了人们的思维内涵和深度,让人们深入思考,我们热情拥抱新科技、新技术,究竟目的何在。假如人在与机器的竞争中必然被碾压,我们就有理由思考技术的伦理,以及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后果。经济学所谓的外部性,并不仅仅是指正外部性,还有负的外部性。

  谷歌无人车在当地遭遇的“全民战争”,看似有些难以理解甚至好笑,但其价值恐怕正在于,谷歌以超前一步,为跟随者提供了镜鉴。

  当然从相关报道看,我更倾向于相信,还是技术尚欠火候,导致了当地居民的负面反应。比如有报道说,谷歌无人车并线、拐弯时常常犹犹豫豫,即便天气良好、路面宽阔、车流也并不多的时候,也开得缓慢而胆小,表现得像个新手,给路上不同驾驶风格的人类司机带来很多麻烦。表面看,这依然是人车磨合过程。问题是,人类有理由要求这样的磨合期尽量缩短。

  相比AI,更难捉摸的是人心。可假如人心不越过那道坎,机器的强行通过,必定是对人的侵犯和异化。(徐冰)

  • 相关阅读
  • 5G标准完结时间却要推迟了

      5G商用部署已全面展开,5G手机上了“热搜”。但近日,3GPP却宣布5G标准完结时间要推迟了,预计全部完结将推迟到2020年6月。有网友便调侃道,难道是5G跑得太快,工作组跟不上?   5G R15标准明年3月完成...

    时间:12-20
  • 国内手机市场颓势难挽

      进入2018年最后一个月,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仍在“市场寒冬”中苦苦挣扎。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5.6%,全球市场方面情况亦不乐观;同时遭遇下滑的还有国内上市新机型数量。   受...

    时间:12-20
  • 网赚黑产如何掏空企业推广账户?

      “刷刷新闻,躺着赚钱!”“不需成本,每天用零碎的时间轻松月入过万!”今年以来,网赚行业“轻松赚钱”之风在网络上悄然蔓延,网站的广告页和手机中常常收到类似的推广信息。不需任何门槛,仅需花费一点点...

    时间:12-20
  • 植保无人机市场将掀起一场价格战?

      近日,极飞科技在广州发布植保无人机新品。这意味着,在进入12月的短短两周内,大疆、极飞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植保无人机重磅产品,“战火”愈燃愈烈。   极飞新品维持原有定价策略   近日,极飞科技在年...

    时间:12-20
  • “蜻蜓”来了!刷脸支付“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要看它一眼,机器就会认得你。”在海关、银行和车站等场景内逐渐开始使用的这种“高科技”技术在不少人看来可谓神秘而又便利,但是距离日常生活又似乎还颇为遥远。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其中一种分类,...

    时间:12-20
  • 纳米光子学:破译光子与物质间“悄悄话”

      在纳米尺度下,光子与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破译它们之间的“悄悄话”,会对科技带来哪些革新?近日召开的第Y3次香山科学会议(第3次青年学术讨论会)以“纳米光子学材料”为主题,主要关注的就是这...

    时间:12-20
  • 我科学家发现基于外尔轨道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是20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但10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维体系。   为实现这一领域的突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修发贤带领其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

    时间:12-20
  • 0.02秒识别铁轨缺陷 大学生发明地铁维检机器人

      因受外婆健康问题触动从而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发明出智能药盒、利用光纤SPR传感原理实现食品检测并与手机结合的SPR检测仪、脱离条形码实现无人超市智能结账系统……近日,2019微软“创新杯”广东省区域赛决赛...

    时间:12-20
  • 长期玩手机影响大脑发育?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重度使用智能型产品玩电子游戏的儿童,脑部“纹路”出现了变化。数据显示,每天用这类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的9至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

    时间:12-20
  • 有屋家居的物联网之路:左手资本,右手生态

      近日,有屋家居近期完成了12亿元的A轮融资。随着大规模融资的达成,依托少海汇平台的整个智能家居生态正在全国落地,2018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依然缺乏爆炸性的话题,房地产市场降温也影响着家居、家装行业的...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