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探寻南极冰盖融化“源代码”

2018-12-14 09:07:06

来源: 科技日报

??? 这是“雪龙”号附近冰山下的阿德利企鹅(12月2日摄)。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在南极中山站固定冰外缘海域,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卸运物资。一群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陪伴”左右,对“雪龙”号充满好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日前有新闻爆出,英国南极调查局一个科研联合团队使用机载冰雷达观测了南极点附近约5000平方公里区域,发现南极点冰盖底部冰层正在融化,并推测融化现象可能是由于异常地热引发。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警告网站上。

  不仅如此,这些在冰盖底下被融出来的水,好比在南极冰盖下部涂的一层厚厚“润滑油”,会沿着冰盖底下的河流和湖泊流向南极洲的海岸线,进而影响到冰盖移动方向,极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冰盖的稳定性。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导致南极冰盖融化的“源代码”?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异常地热来源仍是待解谜题

  冰盖是指覆盖着广大地区的极厚冰层的陆地面积。南极大陆超过99%的面积覆盖着平均厚度大于2160米的冰盖,贮藏了地球表面72%的珍贵淡水资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张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因为南极气候寒冷,冰盖表面融化的冰雪比较小,影响冰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底部融化。

  不过最新研究发现的导致南极冰盖底部融化的异常地热来源,仍是待解的谜题。

  英国南极调查局推测这个现象背后有两个成因。调查局地理学家汤姆·乔丹认为,原因之一是冰盖下的花岗岩含有铀和钾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释放出来的热能加热了冰盖。但如果只有放射性元素发热,热度应该不足以让冰盖逐年下沉。所以乔丹推测背后还有另一个成因——冰盖下方的岩床有断层,这些被放射性元素融化、加热过的水,很可能就像岩床中的温泉水一样,在冰盖下方不断循环、加热,形成一个稳定发热的热源。不过这些都是针对已发现的现象提出的假说,真正的融化原因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钻探实测检验。更重要的是要扩大探测覆盖范围,才能真正探寻出南极冰盖融化的“源代码”。

  藏在冰盖底部的秘密有待揭开

  这次在对南极点附近约5000平方公里区域的观测中,使用了一种有别于遥感的探测手段——冰雷达。冰雷达或称无线电回波探测,是冰川学家调查南极冰盖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冰雷达被广泛用于测量冰盖厚度、内部构造和冰下地貌,这些参数是计算冰盖体积和物质平衡、重建过去冰雪积累和消融率以及冰盖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基础。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说,由于缺乏观测数据,人类至今对冰盖底部环境和冰—岩作用认知非常有限。

  全球科学家对南极冰盖研究了这么多年,至今对冰盖变化现象的理解还是冰山一角。“已有的冰盖变化科学理论无法解释冰盖如此快速变化的现象,科学家们感到非常困惑。”孙波说,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猜测,引发冰盖不稳定的“隐形之手”应该隐藏在冰盖的底部,一旦对冰盖底部环境和过程的探测取得突破,南极冰盖科学将有突飞猛进的发现。

  但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只能观测到冰盖表面信息,不能获取冰盖内部和底部的变化特征和关键过程,人类迄今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导致解冰盖融化的关键过程和机理,也无法准确预测出冰盖未来的变化。

  然而,体量巨大的南极冰盖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全球海平面、水循环、大气和海洋环流等造成明显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

  冰盖融化引发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不仅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更对全球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危害。一直以来,冰盖融化与海平面上升问题,不仅是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更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演化历史来看,南极冰盖曾多次发生数十年时间尺度内,冰量变化引发海平面快速上升数米的事件。

  但由于对冰盖融化理解的欠缺,使得全球海平面未来变化的精准预估问题,30年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

  南极冰盖是在变薄还是在增厚

  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58.3米。但是在之前的报道中,说南极冰盖融化的有之,说增厚的也有之,到底南极冰盖是在变薄还是在增厚?

  张通告诉记者,南极冰盖增厚或者减薄由物质的增加和损失的量来决定,这在学术上叫“物质平衡”。物质的增加来源主要是降水(雪),物质的损失有两类,一类是冰盖的融化,包括表面的融化和底部的融化,另一种是冰川流入海洋并最终消融。

  过去30年里,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冰盖遥感观测研究的深入发展,科学家对南极冰盖正在发生的变化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卫星遥感最新研究表明,西南极冰盖作为典型的海洋性冰盖,物质流失呈现加速现象,冰川消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东南极冰盖似乎陷入了“冬眠期”。“现在整个东南极,物质大致处于一个平衡或者稍微有些增加的状态,即通过降水(雪)获得的量要大于融化和流入到海洋里面的量。”张通指出,“判断南极冰盖增厚还是减薄,要看具体的地理位置。”

  相关链接

  南极冰架减退谁是幕后黑手

  在重力作用下,冰从南极内陆高原向海岸缓缓流动,其伸向海面的部分被称为冰架,冰架断裂则成为冰山,冰山最终在大海中消融。

  在张通看来,因为和海洋接触,冰架底部的融化要显著得多,有些地方能达到几十米每年。大部分区域在几米每年到十几米每年这个量级。

  前几年,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和团队在收集了2005—2011年南极洲外围地区逾万幅雷达卫星的影像资料后,对这些海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精细化分析解读,精确测量了环绕整个南极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所有的冰架空间尺度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崩解事件。

  “研究发现,南极大陆周围一些大冰架缓慢增长的同时,许多尺度较小的冰架崩解加剧,正快速萎缩,这些频繁发生崩解的冰架同时也在变薄。”程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下,更暖的深层水流入到南极冰架的底部空腔内,加剧了冰架底部消融导致冰架变薄。但他也指出,虽然业界已认识到冰架减退是南极冰物质损耗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南极冰架崩解与底部融化对冰架减退的贡献率以及相互联系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记者 陈 瑜)

  

  • 相关阅读
  • 5G标准完结时间却要推迟了

      5G商用部署已全面展开,5G手机上了“热搜”。但近日,3GPP却宣布5G标准完结时间要推迟了,预计全部完结将推迟到2020年6月。有网友便调侃道,难道是5G跑得太快,工作组跟不上?   5G R15标准明年3月完成...

    时间:12-20
  • 国内手机市场颓势难挽

      进入2018年最后一个月,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仍在“市场寒冬”中苦苦挣扎。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5.6%,全球市场方面情况亦不乐观;同时遭遇下滑的还有国内上市新机型数量。   受...

    时间:12-20
  • 网赚黑产如何掏空企业推广账户?

      “刷刷新闻,躺着赚钱!”“不需成本,每天用零碎的时间轻松月入过万!”今年以来,网赚行业“轻松赚钱”之风在网络上悄然蔓延,网站的广告页和手机中常常收到类似的推广信息。不需任何门槛,仅需花费一点点...

    时间:12-20
  • 植保无人机市场将掀起一场价格战?

      近日,极飞科技在广州发布植保无人机新品。这意味着,在进入12月的短短两周内,大疆、极飞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植保无人机重磅产品,“战火”愈燃愈烈。   极飞新品维持原有定价策略   近日,极飞科技在年...

    时间:12-20
  • “蜻蜓”来了!刷脸支付“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要看它一眼,机器就会认得你。”在海关、银行和车站等场景内逐渐开始使用的这种“高科技”技术在不少人看来可谓神秘而又便利,但是距离日常生活又似乎还颇为遥远。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其中一种分类,...

    时间:12-20
  • 纳米光子学:破译光子与物质间“悄悄话”

      在纳米尺度下,光子与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破译它们之间的“悄悄话”,会对科技带来哪些革新?近日召开的第Y3次香山科学会议(第3次青年学术讨论会)以“纳米光子学材料”为主题,主要关注的就是这...

    时间:12-20
  • 我科学家发现基于外尔轨道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是20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但10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维体系。   为实现这一领域的突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修发贤带领其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

    时间:12-20
  • 0.02秒识别铁轨缺陷 大学生发明地铁维检机器人

      因受外婆健康问题触动从而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发明出智能药盒、利用光纤SPR传感原理实现食品检测并与手机结合的SPR检测仪、脱离条形码实现无人超市智能结账系统……近日,2019微软“创新杯”广东省区域赛决赛...

    时间:12-20
  • 长期玩手机影响大脑发育?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重度使用智能型产品玩电子游戏的儿童,脑部“纹路”出现了变化。数据显示,每天用这类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的9至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

    时间:12-20
  • 有屋家居的物联网之路:左手资本,右手生态

      近日,有屋家居近期完成了12亿元的A轮融资。随着大规模融资的达成,依托少海汇平台的整个智能家居生态正在全国落地,2018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依然缺乏爆炸性的话题,房地产市场降温也影响着家居、家装行业的...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