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一个二维码背后的故事:华为云助力“深圳通”全新数字化升级

2018-12-27 08:50:25

来源: 南方日报

  如果让你选一件最能代表当下时代的东西,你会选什么?是智能手机还是WiFi?还记得去年上海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览后公布的第101件展品——“二维码”吗?在众多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中,上海博物馆最终选择了二维码作为当代历史发展的标志。

  今天,刷卡出行在全国已经普及,乘客只需购买交通卡,在指定地点充值即可便捷出行。然而,忘记带卡、带钱包,或者卡里余额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刷卡出行的方式也就显现出了弊端,那该如何改造呢?

  打造公交出行新“城市名片”

  在深圳,相信乘坐过公共交通的人都不会对“深圳通”感到陌生。2006年1月18日,深圳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通”)在38路公交车上安装了首批“深圳通”设备,这标志着“深圳通”卡实现了地面公交与地铁的互通,从此开启了深圳市民手持“一张卡”即可乘坐公共交通的便捷出行生活。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舒适度、覆盖率皆处在全国前列的一线城市,深圳对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不仅极为鼓励,更给予大量的补贴。目前,深圳通发卡量已经突破4000万张,为市民和来到深圳的人提供了优惠与便利,成为深圳实至名归的“城市名片”。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户对于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为响应用户广泛需求,“深圳通”推出了全新产品——深圳全市所有地面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2018年1月,“深圳通”二维码正式上线,采用“先消费、后支付、免密码”的模式,不仅节约了市民乘车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还能让用户享受跟“深圳通”卡一样的优惠。

  在“华为云2018中国行”深圳站中,作为这项全新产品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背后的推动者,“深圳通”生产及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赵红宇介绍:“如果忘记带卡或者忘记带钱包,或是从其他城市来深圳旅游,只需用手机开通‘深圳通’二维码就可以便捷乘坐深圳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二维码和原先的储值卡不太一样,储值卡必须先充值,而二维码是先乘车后付费,就像信用卡一样。”

  据悉,“深圳通”二维码甚至无需网络,只要掏出手机放到扫码区域扫一下,全程约0.3秒就可以完成扣费乘车。

  助力“云上”高效生活

  “深圳通”宣布二维码功能上线后,深受市民欢迎,并赢得了大家的肯定。不过,在最初推行的时候,“深圳通”二维码的运营并不是那么顺利。曾经就有乘客抱怨,他们经常遇到打不开二维码的情况。

  赵红宇透露,二维码属于物联网的一部分,对后台的技术架构和设施要求都比较高,而打不开二维码,则是因为开通初期后端计算资源配置不够。毕竟,同时的并发流量、数百万人的请求,而且大多数设备都是在移动状态,这种无线通讯对技术承压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非常可靠。

  经过多番比较,“深圳通”最终选择了“华为云”。今年3月,“深圳通”将二维码的系统整体迁移到华为云上。插上“云”的翅膀后,通过华为云的负载均衡、高可用数据库、资源智能调度、云加密等技术,“深圳通”解决了前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保障了用户注册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也走入了正轨,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据悉,“华为云”的弹性云服务器(ECS),具有弹性负载均衡的特点,可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而“华为云”数据库则集“可靠、易用、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高可用、高可靠两种模式。在高可用模式下,发现故障可直接切换,满足了“深圳通”业务的弹性需求。在“华为云”技术的赋能下,“深圳通”化解了用户巨额增长造成后端计算资源不足的难题。

  通过与“华为云”合作,“深圳通”二维码扫除了技术障碍,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截至目前,“深圳通”二维码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日使用次数也突破110万次,并在持续增长中。

  当然,不仅是搭乘公交,在电商、门户、移动APP的场景下,“华为云”也能针对相关业务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参天大树,结不出丰硕果实。“华为云”这两年提得较多的一个词就是“黑土地”。2017年11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愿景与使命研讨会上重点提及: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

  听到“黑土地”这个词,就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肥沃”。在肥沃的土地上,植物才能枝繁叶茂。那么,什么是“华为云”的“黑土地”?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表示,就是华为云今年3月份在国内机场打的那个广告: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就是健康的云平台,让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万物生长。正如在被问到当初选择“华为云”的原因时,赵红宇是这样形容的,“(‘华为云’)是一个纯粹的云”。

  如今,依托华为超过30年在ICT领域的耕耘,“华为云”在算法、芯片及软硬件结合能力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优势,打造出领先的云基础设施服务,为客户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CDN、大数据、云安全等全系列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轻松上“云”,为客户智能化转型铺好加速轨道。

  • 相关阅读
  • 挑战CET6翻译考试的机器翻译系统

      日前,合肥师范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说它特殊,是因为“考生”只有一个,而且是一套机器翻译系统。考题来自三天前刚结束的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评分的是两位具有六级阅卷经验的高校资深专家。“...

    时间:12-27
  • 2020年电竞产业规模或超200亿元

      电竞有多火?上周末,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大学城和岗顶电脑城的网咖和电竞馆发现,广州大学城的GOGO新天地是学生们休闲娱乐的聚集地,这里的络啡网咖座无虚席,年轻人都在组队“开黑”。有的店还有餐饮...

    时间:12-27
  • 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新华社南极内陆12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26日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泰山队和昆仑队)25日抵达泰山站。21人组成的泰山队...

    时间:12-27
  • 科技部:2017年我国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GDP的11.5%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座谈会今天(26日)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国家高新区2017年GDP总和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是1988年5月10日...

    时间:12-27
  • 二手华为手机销量激增

    ??? 二手市场上的国产手机也成为香饽饽。根据二手交易平台转转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平台上二手华为手机的交易量同比增长224%。由于用户力挺华为,第四季度二手华为手机的交易量也持续走高,始终稳居二...

    时间:12-27
  • 北京移动合纵连横成立5G产业联盟

    ??? 12月26日,为推动北京地区5G技术及创新方案孵化落地,北京移动携手多家5G产业合作伙伴成立5G产业联盟。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李威指出,5G时代正扑面而来,由5G带来的万物互联,将真正推进垂直行业的...

    时间:12-27
  • 房源作假,平台坑租客不带眨眼?

      居大不易,不尊重租客的中介和平台,最终也难以得到市场的信任。一旦被贴上“假房源泛滥”的标签,用户抛弃你,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朝南带电视大卧室1500元,年底清库存地铁旁主卧1650元拎包入住,二环...

    时间:12-27
  •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来临

      合作与扩张,成为近期动力电池企业的关键词。   12月20日,吉利汽车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前,宁德时代已先后牵手上汽、东风和广汽3家车企,成...

    时间:12-27
  • 多方发力,智能家居格局雏形已现?

      智能家居给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智能家居这个词可谓“常青树”,近几年来,从重点瞄准安防、娱乐、健康等需求的智能家居系统,到智能音响、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单品,到如今众多企业在智能家电、智能...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