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线下付费讲座缘何“虽有人气尚无钱途”?

2018-12-29 07:54:33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周末的北京,大都有近200场讲座、沙龙在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活动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从图书分享和签售、手工艺品制作到出国留学、形象塑造再到时间管理、演讲与口才乃至AI技术科普……各色各样的主题讲座沙龙填满了这座城市。

  在大众以往的印象中,绝大部分讲座是以免费和公益形式举办的,但随着“知识付费”概念的普及,付费讲座正越来越多。

  机遇:线上付费讲座被指“贩卖焦虑”

  “知识付费”概念自2016年起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得到、知乎、喜马拉雅、蜻蜓FM等线上平台陆续推出多款付费产品,内容品类遍布各个领域。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不同地点的用户在任何时间参与进来,是线上付费的最大优势。

  但经历了两年持续的爆发,知识付费逐渐受到“贩卖焦虑”的批评,用户也渐趋理性。蜻蜓FM COO肖轶就发出了“知识付费凉了”的声音:“课程这个东西很重,大家压力很大。我们很多时候在学一些泛知识。”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线下付费讲座应运而生。

  根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上周在京开展的付费讲座沙龙活动大概有50场左右。从类型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培训咨询、形象设计、情感关系等几个领域。

  现状:“叫好不叫座”困局待解

  这50场线下付费讲座,大都具有实用性较强、能及时反馈效果、针对特定人群的特点。

  虽然场次不少,但正如前媒体人笛笛所说,这些付费讲座规模小、盈利难,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北青报记者发现,大部分付费讲座的价格在40元以下,高价讲座基本集中在形象设计领域,包括美妆技巧、服饰搭配、发型设计等等。比如上周日举办的一场新书签售会,入场门票售价49元,但参与活动的观众都可以收到作者的新书,该书在网上售价为33.8元。这样算下来,收费其实只是个名义,主办者想借此盈利几乎不可能,可谓“赔本赚吆喝”。而且很多长期参加免费讲座的听众,还不理解付费的模式,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显而易见,付费讲座想提高收益,自然希望扩大受众规模。但北青报记者发现,大多数讲座是以沙龙的形式进行,而不是在大礼堂、大会议室等。个中原因,“6-12人参与效果最好,超过12人所有用户的体验都会下降。”奥芝驿站咖啡馆的店主乔乔解释道,这家独立咖啡馆非常注重与用户互动,自今年3月以来,他们已经举办了10余场关于咖啡的系列讲座,“其实讲座属于给大家的福利活动,收费基本都用于场地和材料费了。”

  突破:应放大线下活动的“交流感”

  通常来说,用户在时间和金钱上投入的成本越高,参与时便会越专注、认真;对于活动主办方而言,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好地观察用户的神态和情绪,得到及时的反馈,有助于提高讲座的质量,可谓双赢。可为何还 “有人气无钱途”?

  看来,线下付费讲座想得到发展,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根据它来进行精准的定位:

  线下活动在时间、空间上无法与线上竞争,但在参与感、互动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或许是值得线下付费讲座主办方挖掘的点。

  在乔乔看来,线下参与的魅力是线上讲座无法替代的:“在线下每次碰到的人、聊的话题、发生的事情都很独特。每个人都会带来不同的东西,可以遇到自己平时环境中无法相遇的人,可以自己去感受语言无法传达的东西。”

  据统计,在线下付费讲座领域,形象设计和婚恋关系的内容最受欢迎。这跟用户的高参与度和两性互动形式分不开。

  有人说,如果线上讲座是为“知识付费”,那线下讲座可以往“交流付费”的方向发展:主讲人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在台上指点江山,而是要了解听众的想法,与他们沟通并帮助解决问题;还要创造氛围,让参与者愉快交流。

  • 相关阅读
  • 注意!旧手机号不解绑支付宝,银行卡有可能被盗刷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日电(记者于涛)乌鲁木齐市民李女士在更换手机号后,旧手机号只做了注销处理,但未解绑支付宝,导致银行卡内1万元被盗。近日,乌鲁木齐市警方和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破获此案。   ...

    时间:01-03
  • 索赔上亿 主播跳槽频现天价违约金

      主播曹海直播截屏   近日,斗鱼直播平台所属公司与知名主播曹海(网名:蛇哥colin)的合同纠纷吸引诸多关注,斗鱼直播平台所属的公司除了要求法院判令曹海继续在斗鱼平台进行直播外,还需向斗鱼平台所属公...

    时间:01-03
  • 手机号异地销户开启 北京地区已可办理

      用户在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图/视觉中国   1月1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全国正式提供手机号异地销户服务。   中国移动方面回复记者称,“公司将严格按照工信部相关要...

    时间:01-03
  • 全球气候变暖,今冬为啥那么冷

      新年伊始气温回升,大家这才从刺骨的寒冷里缓过神来。入冬以来,仅2018年12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南方多地大雪纷飞,气温频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有人质...

    时间:01-03
  • 微信“变脸”有何看点

      新年新面貌,一觉醒来,你的微信“变脸”了吗?不少设置了手机自动更新的网友,一早就收到了一个“惊喜”——微信升级到了7.0版本,除了页面设计上的调整需要用户花时间适应外,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功能更新。...

    时间:01-03
  • 气象高性能计算发展的40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但目前,中国的天气预报尤其是晴雨预报准确率在87%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背后,得益于气象高性能计算四十年的发展。   在中国气象局,天气的数值预报离不开计算机。在改革...

    时间:01-03
  • 有机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未来的新选择

      陈永胜和他的科研团队 吴军辉摄/光明图片   陈永胜教授团队制备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刘茜摄/光明图片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柔性特征和该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示意图   从远古自然火的利用,到钻木...

    时间:01-03
  • AI医生进村记

      罗锦容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这个粤北山区的省定贫困村,会和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扯上什么关系,哪怕听别人解释了半天,她也没大弄明白,人工智能到底是个啥。   那是去年10月底,一贯自觉身体不错的罗锦容渐...

    时间:01-03
  • 特稿:硅谷的“中年烦恼”

      新华社旧金山1月1日电特稿:硅谷的“中年烦恼”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吴晓凌   在2018年岁末,美国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被召到国会山,就谷歌搜索涉及的隐私、数据收集、偏见与歧视等问题接受...

    时间:01-02
  • 电商法实施 代购、微商行业迎来行为规范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王茜 赵文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电子商务法》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当前网络消费的痛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这部法律实施后,...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